/完美的设计:智能穿戴设备

完美的设计:智能穿戴设备




正文字数:1793字

图片总数:共40张

随着智能穿戴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同质化产品现象越来越严重,各类只具备单一功能的智能硬件纷纷开始与其他智能硬件寻求合作。在未来,随着单一领域的智能穿戴产品技术日渐成熟,不同领域和功能诉求的产品会根据用户实际需求在功能上实现互补,从而带来更符合用户需求的智能体验,发展方向也会日渐明确和多元化。


01


  VISCERO背心

在不久的将来,您穿的衣服可能能够及早发现和预防心脏病发作。

Viscero 背心是一种可穿戴的心电图设备,看起来像标志性的纯白色 T 恤。

Viscero 旨在消除那些极其笨重的 Holter 监视器(通常会增加患者的不适感),它只是一件您穿在衣服下面的白色背心。


02


  ArcX可穿戴智能手机控制器

尽管它是为运动和健身爱好者设计的,但ArcX对于任何想要免提智能手机体验的人来说都是完美的选择。像ArcX这样的产品,一个手指上的遥控器可以让你轻松地在手机上执行快速任务,而不需要把手机从口袋里拿出来,甚至不需要拿在手里。

这个可戴在手机上的遥控器重8克(0.3盎司),有一个操纵杆式的界面,可以让你播放/暂停音乐、跳过音乐、接听/拒绝电话、触发相机快门、启动/停止手机的秒表,甚至在你遇到麻烦时触发SOS紧急呼叫。

虽然ArcX是专门为运动设计的,但它在日常通勤、摄影、工作效率、音乐播放和一般安全方面有很多应用。


03


  GripBeats

GripBeats是声音与身体运动相遇的地方。以自己的动作演奏任何音乐声,GripBeats就像乐器一样–跳舞,音乐将对您的移动方式做出反应。我们的目标是让非音乐家演奏出色的声音音乐,同时为专业人员提供一种新的方式来创建和操纵声音。

GripBeats是KOODESIGN与英国创作者David Wexler的合作。两者都有音乐和DJ-ing的背景,从一开始就为项目带来了正确的见识。同时,设计可穿戴性意味着在功能与美学之间寻求平衡。

手链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融合了超柔软的手腕轮廓。结果是一种时尚的城市忍者外观-技术性和可穿戴性-显着融合了街头时尚。借助GripBeats,我们正在设计一种新型的感官体验。它包括32个独立的触敏压力传感器,一个9轴运动传感器(加速度,方向,位置)以及一个强大的应用程序,可释放产品的全部潜力。从精确校准您的精确动作到让您与朋友进行无线干扰,功能范围广泛,这意味着多个人可以同时进行干扰。当一切融合在一起时,它会产生惊人的效果–它使任何人都能创作优美的音乐。


04


  PURICARE面罩

PuriCare可穿戴式空气净化器(这是一个奇怪的命名惯例),它有三个风扇和两个HEPTA过滤器,以防止大多数病原体进入。新的面罩有一个更小更轻的马达和内置麦克风和扬声器。

借助VoiceON技术,后者有助于在说话时自动放大佩戴者的声音。LG PuriCare的改进不止于此,它现在的重量只有94克,电池容量为1000毫安时,充电时间为两小时。LG表示,我们可以在八个小时内不感到任何不适,符合人体工程学的PuriCare可穿戴设备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鼻子和下巴周围的空气泄漏,在数小时内形成紧密但舒适的密封。”


05


  可穿戴的液体能量包

在长时间的体力活动中,保持水分和确保电解质的健康平衡是高性能的关键。这在山地自行车运动中尤其具有挑战性,因为个人在如何补充水分方面往往受到限制。

CAMELBAK TM等公司开发了可穿戴的水包解决方案,让乘客可以实际携带液体,并以一种可用的方式消耗它们。该项目开发一种系统,使用户能够在他们携带的液体中加入能量/电解质添加剂,并将其从硅胶储存囊中分离出来。


06


  摩托罗拉CH1

HC1是一种独特的可穿戴设备:它是一台完全坚固的移动计算机,用于工作环境。通过可调的光学微显示器,它提供了相当于15英寸笔记本电脑屏幕的视图。HC1允许用户访问关键文档、视频和照片,其信息显示在视线下方。

对于需要大屏幕设备能力的工人来说,在携带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不可行、安全或方便的工作环境中,查看高度复杂的图形数据或图表是有意义的。



穿戴式智能设备的本意,是探索人和科技全新的交互方式,为每个人提供专属的、个性化的服务,而设备的计算方式无疑要以本地化计算为主——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去定位和感知每个用户的个性化、非结构化数据,形成每个人随身移动设备上独一无二的专属数据计算结果,并以此找准直达用户内心真正有意义的需求,最终通过与中心计算的触动规则来展开各种具体的针对性服务。

穿戴式智能设备林林总总、五花八门,已经从幻想走进现实,它们的出现将极大地改变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素材来源:普象

版权说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



          
编辑EDITOR陈惠琳
审核REVIEWER贾俊杰


          
电话PHONE13871056452
邮箱E-MAIL2028621@qq.com



Join us|扫描二维码关注



Information and Interaction Design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信息与交互设计研究所”(ID:gh_c1cd7847b233)。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