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基金&穆棉资本Stefanie:消费永远没有赢家通吃,会不断诞生新的好品牌|BotF专访

内向基金&穆棉资本Stefanie:消费永远没有赢家通吃,会不断诞生新的好品牌|BotF专访



独 家 专 访

独家专访是为知名品牌、投资人、供应链等行业尖端量身打造的发声专栏,我们提供品牌深度思考和行业敏锐洞察,护航品牌一路成长。

人间四月天,资本寒冬时,新消费尚未茁壮,却遭迎头痛击。迷惘、焦虑笼罩着每一位关注消费的创业者和投资人。疫情封城之下品牌如何寻找出路?新消费是否依旧成立?消费市场如何变革......

为探索新消费真相,BotF未来品牌主编静仪邀请了九位业界知名消费投资人进行深入对谈,期待他们的观点能为各位拨云见日,照亮漫漫前路!

这一期我们邀请到的是内向基金合伙人、穆棉资本合伙人Stefanie Ying


穆棉资本成立于2015年,专注深耕消费和科技领域,是一家“投资+投行+创业”复合背景的合伙人团队共建的精品投行,目前已协助上百家公司完成私募股权融资,累计交易金额近百亿美元。内向基金是由穆棉资本在2020年设立的早期消费投资基金,目前已投资20+个优秀项目,包括三顿半、蕉内、7分甜、饭扫光、熊小夕、公路商店、LAN等。

Stefanie Ying

内向基金合伙人、穆棉资本合伙人

目前新消费受二级市场及疫情的影响较大。二级市场的情绪传导已经持续将近三个季度的时间,为一级市场融资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疫情则使得供应链及物流集中在江浙沪一带的新消费品牌发货受阻,为较高依赖现金流的企业带来了重大增长隐患。

在这种不确定下,品牌首先需要在业务上更加聚焦,使得现金流更加稳健。有资本陪跑时,很多品牌会以GMV为首要关注指标,因此会产生较多低效投放或覆盖不精准的用户群体,导致资金浪费,此时则需要缩减投放业务,注重ROI指标;其次,品牌需要制定更为长期的战略目标,并为之持续投入资金与团队精力。

无论头部还是早期品牌,都需要关注有质量的增长。头部公司要时刻对市场机会保持敏锐关注。当大环境严峻时,曾经由于市场过热而产生的乱象和无序都会相应减少,品牌应该抓紧这一时机,吸纳优秀创业者加入团队,同时收割能够产生更多壁垒与垄断的机会,优化增长节奏,更好集中与优化资源。

初期公司则要进一步确立自身的稀缺性,对盈利能力的关注大于增长速度。百分百的增速并不符合品牌作为一个生命体的成长逻辑,企业可以适当放慢速度,只要有较高的独特性、稳健的现金,以及核心的用户基础,品牌依然可以在困难环境下取得长足发展。

我们目前被投或投顾中依然保持较高增速的品牌,普遍符合三大商业逻辑:复购好、产品差异化足够强、用户需求真实。品牌的增长主要依靠投放拉新与老用户复购带动。很多品牌在过去更多关注获客部分,投放规模缩减时,就会对增长带来较大压力;如果老客复购在销售中占比较高,而且比重越滚越大,品牌就会进入良性增长,也有足够的利润空间进行新的投放与获客。


现在的消费投资会更加谨慎。首先是估值上的克制,比一年前整体的投资估值普遍要降低一半,同时放缓对于企业发展和后续融资节奏的预期,做好公司一年内不进行后续融资的准备、务实地降低对外部资金的依赖程度。其次,针对公司的安全边界问题,我们现在会要求团队至少储备12-18个月的现金流。消费是一场长跑,当资本过热时,品牌只需要单点突出便能制胜,如今却更考验团队的均衡能力,各方面的短板都不能太短。

从FA的角度,我们关注到投资人今年会更关注科技层面的投资机会,一是供应链上的科技变化,如合成生物;二是带有科技属性的产品,如电子产品、智能硬件。另外,他们也在重点关注跨境。中国的供应链有强大优势,因此供应链出海在市场规模上极具想象力。

从内向基金的角度,我们依然相信消费是创造出来的,一个品牌很难垄断市场,因此,我们会继续关注古典的消费品牌,当然,拥有先进供应链、贴近新消费趋势的品牌也拥有更大的机会。

此外,细分品类如果能做出品牌溢价,有一定忠实的粉丝群体,在PE或二级市场阶段也能获得较高估值。因为细分品类品牌在后续会不断衍生出其他的周边产品,比如Patagonia最开始切入攀岩的细分市场,但如今已经演变成为一个生活方式品牌。品类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公司发展,因此一个公司能做到怎样的体量,比起具体品类,要观察它在3-5年内能否突破类目规模的天花板。


最后,我们想对各位消费创业者说:各位可以尝试把心态回归到五年前,与其过分关注资本市场变化,不如将精力投入自身发展。就像我们做消费品FA时的第一个案子——蕉下,2015年之后持续六年时间都没有再融资,而是选择深耕品类,按照自身节奏发展,自给自足,如今也走向了上市之路。

消费中一直有金矿,而且会不断有优秀创业者入场创造出更伟大的金矿。同时,消费永远没有赢家通吃,我们不会放下原有看消费的传统,而是以一种对于品类、品牌更加严谨要求的态度,以一个更理性的资本估值和资本节奏,与创业者们一同等待下一个周期。相信通过品牌自身的不断增长,消化掉去年溢出的估值后,正常的资本周期就会回归。

我们团队会一直专注并深耕于消费行业。穆棉资本作为FA,我们持续对消费行业投入大量精力,助力资本一起发掘并服务于真正有价值的消费企业;内向基金基金作为VC,我们也将聚焦消费行业,持续寻找新消费领域的优秀创业企业。


人间四月芳菲虽已尽,却是盛夏来临的前兆,逆境给了品牌隐忍坚韧的秉性,不确定的时局造就新时代的引路人。我们将陆续推出九位消费投资人的专访,请持续关注我们。

BotF未来品牌将一直陪伴品牌成长,直到新消费之风将云雾吹散,明日的辉光终将属于我们!


相关推荐



BotF专访

蜂巧资本常欣:平铺心力,疫情之下借事磨心|BotF专访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BotF专访

创业3年,疫情3年,我们与9家消费VC聊了聊新消费的未来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胖鲸头条”(ID:pangjing-toutiao)。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