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鲸X蚂上创业营:打开“三大锦囊”,修炼企业品牌营销秘籍 | 活动回顾

胖鲸X蚂上创业营:打开“三大锦囊”,修炼企业品牌营销秘籍 | 活动回顾


“要么第一,要么唯一”,竞争越激烈,品牌越需要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据一个与众不同的位置。市场无法被提前计划,但是品牌营销的终极战场,却能一次次敲开想象力的天花板。

捷径遍地,打法万千,但实战场上的企业们往往困在内卷的焦虑中,是用小预算撬动大爆款,还是打造创始人个人IP聊聊星辰与大海?

本期我们邀请了两位资深品牌营销专家坐阵,和各位创业者一起拨开云雾,直击本质,畅谈新环境下品牌市场的新解法。


01 品牌营销新战法 什么是品牌营销的变与不变?

分享嘉宾:

王丽丽

一见塑造CEO

品牌声誉/危机管理专家

前GE亚太 CMO

欧盟商会市场与传播委员会前主席

我和各位一样都是创业者,我们的业务聚焦于品牌声誉和危机管理。从一个创业者视角来描述现在所处的创业环境,一个字就是“难”,企业只要活下来就是成功。疫情反复、投融资环境变化、新消费回归冷静,未来的不确定性加大,考验创业公司的生存力,创始人的能力、耐力,以及战略方向力。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为什么要做品牌?

品牌是企业难以复制的差异化竞争核心,是企业竞争的护城河。品牌史上有一个知名案例:“星巴克的秘密”。星巴克的咖啡口味并非市场最佳,但它卖得不仅是功能价值,更重要的是情感价值,它承担的是一种价值观传播,以及一种使人向往的生活方式。

很多品牌也学习了星巴克的品牌营销方法,但最终产生的效果有限,这是因为自身产品的品质不符合预期。我们无法在沙滩上建楼,差异化高品质的产品是营销持续发力的基础。品牌营销团队需要对消费者进行深度洞察,开发高品质的产品和体验,加上高端化品牌定位,符合年轻化和个性化的市场趋势,以及口碑经济产生复购,品牌才能顺应消费升级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年轻一代社交媒体圈消费者的崛起,新媒体消费者成为企业现在和将来的潜在用户,他们的购买意愿受朋友圈的品牌口碑影响大。过去做广告和品牌营销,直接和目标用户对话,如今口碑经济时代,我们要影响的是目标用户的朋友圈。

品牌如此重要,品牌营销战略在过去经历了从1.0-4.0迭代:

营销1.0时代:产品营销,一个产品走天下;

营销2.0时代:客户营销 ,强调心智占领;

营销3.0时代:情感营销,宣扬企业价值观和社会责任;

营销4.0时代:从传统营销方式到数字化口碑经济。

根据尼尔森在中国市场的调查显示,各类市场营销活动的投入产出比中,门店促销、户外广告等传统打法ROI小于1,而数字化营销的ROI数值最高,为1.9,但是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数字化时代品牌低成本传播的新打法:7U模型

以(USE) 品质和体验来做产品和服务

以(USE) 公关思维来做品牌

以(USE) 情感营销做品牌灵魂

以(USE) 内容来做传播

以(USE) 创始人IP化做抓手

以(USE) 借势营销来提高流量

以(USE) 梦想营销来获取使命意义

这里重点分享其中的品牌营销“四个抓手”:

1. 创始人IP化

全民传播时代 IP 化的低成本品牌营销,也是近来非常热门的话题。得人心者得天下,得话语权者得市场,社交媒体时代,以企业创始人个人IP推动产品营销和情感营销,最著名的案例就是乔布斯和雷军,这是长期战略的代表,短期内成功的案例,有依托个人IP加上事件营销从而爆火的“老乡鸡现象”。

但是在我的实际案例中,发现企业花费高额的成本和精力,如果创始人个人缺少魅力或品牌内容缺少故事性,想要留住目标用户依然很难。所以在面对消费者、B2B客户、经销商时,如何把故事讲好,让自己更有说服力,创业者和品牌营销团队需要做好准备。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时代创始人 IP 化也需谨慎,创始人的一言一行造成公司的股价波动,甚至商誉受损的情况也十分常见。

2. 内容/知识营销

首席知识官=行业影响力,用内容价值获取免费流量的价值越来越重要。如果企业处在比较新的行业或赛道,尚未形成公众认知,对于企业而言正是内容营销的绝佳机会。即使所处市场已经成熟,企业也能找到某个点去讲好自己的内容,比如道康宁CORNING ,就十分擅长用B2C的方法去做B2B营销。

内容营销的多维度,包括BGC(企业自创内容)+ PGC(专业媒体报道)+ UGC(用户生产的内容),如今每个用户都是一个自媒体,在口碑经济时代,UGC需要加大投入和攻坚能力。

3. 情感/事件营销

情感营销交叉事件营销的经典案例就是鸿星尔克,当然这种现象级营销的效果是否可持续,最终还是取决于产品的研发和创新能力,以及产品的品质、个性化和差异化价值。

4. 梦想营销

比较常见的营销方式是创始人个人IP交叉梦想营销,最成功的就是特斯拉总裁埃隆马斯克,但是难以复制。今天的品牌营销,一定要运用好品牌营销的四轮马车,广告、营销、CSR、公关传播。广告是自己说自己好,但是公关是让别人说你好,公关传播的战略价值越来越重要。所以企业要以产品和服务为基础,以公关的思维来做营销策划。

02 风口和热钱不再 ToB企业如何开展营销自救

分享嘉宾:

叶健平

品牌营销战略顾问,品效协同专家

原互联网独角兽/上市公司副总裁

在所谓风口和热钱都不在的当下,企业需要达成共识和降本增效的自救解法。在营销工具和手段上,ToB 和 ToC 企业没有太大差异, 但是ToB 企业营销链路更长,相比难度更大。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需要更多共识

既要实现内部共识,比如年度营销目标和投入,没有方向或者目标不统一,最终造成企业内部资源的浪费;又要达成外部共识,ToB 客户的采购需要决策流程,需要和市场达成共识。

需要更强信任

需要更长周期

ToB 企业的营销自救就可以打开“三个锦囊”:

1. 重新审视企业的战略

谈营销问题,为何要从企业战略入手?虽然面对的是营销问题,但背后是企业投入的问题。尤其是在今年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应该基于这个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财务状况,多花一些时间,以更短的时间周期,更高的频率审视公司战略。

这里分享咖啡品牌三顿半的故事。三顿半成立之初的战略和定位,是一家手工制作美食的工作室。在这个过程当中,三顿半做了很多产品创新,但反响平平,直到他们做出了一款挂耳咖啡,搭配上手冲壶等衍生产品一下子成为了爆品,于是三顿半开始专注于咖啡品类,解决速溶咖啡场景的需求。

大部分公司和三顿半一样,一开始往往从自己的能力或优势出发制定战略,尤其是ToB 企业技术基因强,容易陷入拿着锤子找钉子的困境。但是一家企业能够能够生存下去,是企业对社会产生了价值,解决的社会问题越重大,企业活得越好。所以企业战略,应该是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组成了这个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

未来一两年内,企业的增长模式和增长速度都会面对巨大的改变,企业要重新审视企业与战略的关系,从而聚焦到营销工作上。我建议 ToB 公司今年可以多开一些内部务虚会,然后由虚到实不断调整。统一思想和行动之后,在营销投入上也能更有底气和信心。

2. 重新弄懂品牌的本质

大环境发生变化,流量越来越贵,企业的营销落点重新回归到品牌。我们为什么需要品牌?从经营和社会需求角度而言,品牌存在的唯一理由是降低成本。顾客需要降低选择的成本,企业员工需要降低执行的成本,社会需要降低监督处罚的成本。品牌本质就是企业向用户、员工、全社会这三者所做出的承诺。承诺越牢靠,越能够深入人心,品牌就会越强。反之,品牌就越弱。

品牌最直观的呈现,除了品牌名称,就是 slogan。slogan是品牌最低成本的工具,但是ToB 企业往往会忽略它的重要性。好的ToB 企业口号更具生命力,什么是好的口号?ToB 企业需要避开两个误区:

一,好的口号不需要说“清”。很多企业负责人觉得一句口号不够好,原因是没有说清楚产品的所有优点。但是说清楚这个产品的优点,并不是口号的任务,因为用户完全记不住。

二,好的口号不需要感动用户。很多企业认为好的口号需要文字优美,感动客户,但是客户即使被感动依然不会选择你,因为商业选择是基于和同类产品比较的理性选择。

一个好的slogan ,不是要说清,也不是要感动,而是要行动。怎么能够快速地找到一个行动口号?把品牌的选择直接呈现出来,给到用户一个明确的动作指示。最经典的案例就是“困了累了喝红牛”。

对于TOB企业而言,要让用户行动,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口口传播。典型场景就是销售向企业内部的某一个人说了之后,他可以直接向决策层清楚转达。所以好的口号一定要口语化,可以放在口头语境下验证。如果口语交流中说出这句 slogan 不显得突兀,那就是合格的。

3. 重新理解企业的降本增效

近两年“降本增效”这个词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但是其中存在误区,“降本”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增效”才是企业的目的。很多市场部今年都采取了最大限度节省开支的措施,但是从企业的视角来看,没有达到品牌营销的目标,对于企业和员工而言是双输。

“不花钱”不对,“小预算大传播”也不对,从结果概率看,往往是小预算小结果,或者是小预算中结果。每年都有某家企业用小预算打造大爆款,但在实际操作中小预算往往意味着各方面的妥协,意味企业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成本,而且在运气加成的情况下,后期再复制的几率也比较低。

To B最终追求的,还是“品效协同”。如何通过合作伙伴和资源置换,让企业的一块钱,变成两块钱,再去投出三块钱的效果,这其中有很多玩法值得探索。“品效协同”最重要的两点,第一,是可以持续地去复制,不是放烟花一样追求爆款,而是持续地产生价值;第二,To B地推一定要跟进,确保闭环转化。

在实际应用中,在清晰的公司战略指引下, 更有效率地达成共识,然后设定一个品效目标,并分解执行,最终实现稳定并且可持续的营销方案,这次是新环境下To B企业品牌营销的新解法。

相关推荐



品牌会客厅回顾

儿童行业:做供应链要快,做产品一定要慢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BotF专访

内向基金&穆棉资本Stefanie:消费永远没有赢家通吃,会不断诞生新的好品牌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文中部分素材可能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胖鲸头条”(ID:pangjing-toutiao)。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