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zeen 创刊 15 周年,来自全球各地的设计师纷纷送上祝福

Dezeen 创刊 15 周年,来自全球各地的设计师纷纷送上祝福

Dezeen 创刊15周年,来自全球各地的设计师纷纷送上祝福


上周,Dezeen 度过了15岁生日!以下是知名建筑师 Norman Foster、隈研吾,设计师 Philippe Starck 等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读者发给我们的祝福,看看他们都是怎么说的?再次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 Dezeen 的支持。

Norman Foster

亲爱的 Dezeen,祝你 15 岁生日快乐。愿你能在未来一如继往地完成如此出色的工作。我很怀念在 2020 年参与 Dezeen 设计大奖评选工作时的那些美好回忆,谨致以我最美好的祝福——Norman Foster。

Philippe Starck

过去,出于种种原因,我们会经常外出,自豪地展示我们最新潮的衣服。那个时候,我们清楚地知道所有衣饰的意义。之后,出于某些原因,我们总是呆在家里,但其实我们并没有那么喜欢自己的家。可悲的是,家就是我们自身的写照,我们迷失了自身的方向。

然后,Dezeen 启发了我们。Dezeen 探索、选择并向我们展示了最美好的内容。现在,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因为何种原因而身处何处,或许还比从前更为了解自己。感谢 Dezeen。祝 Dezeen 生日快乐!

隈研吾

我在城市中走来走去,感受着 Dezeen 带来的风。无论是吃饭还是拿着智能手机工作,我都尽可能地拥抱风。没有它,我会觉得整个世界都太过沉闷。新冠疫情过后,我更喜欢感受风。对我而言,Dezeen 就是这样一股令人愉悦的清风。

Winy Maas

Dezeen 你好!你真的已经长大了!我还记得,当你还是个可爱的“婴儿”时,我还抱过你......乘着数字革命的浪潮,你已经成为这个星球上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和建筑杂志之一。你总是保持着迅捷的节奏、新潮、温暖、足够公平开放,努力覆盖各个领域,无论规模的大小——甚至是在部分大型话题还鲜少有人报道,而且视角不够新颖的前提下。

而且你总是对未来充满兴趣,仿佛是把已实现的工作放入了一个历史的框架中来审视。你一直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坚信我们创意产业可以帮助避免气候、社会和经济灾难......简而言之:我们是有价值的。

现在,你已经 15 岁了,有了强有力的话语权。请你继续完成自己的使命,继续以更具批判性的方式进行探索,用你的影响力来更深入地支持即将发生的变革以及我们所有人必须承担的责任。我们 MVRDV 和 The Why Factory 团队的全体成员祝你生日快乐——Winy Maas。

如恩设计

感谢 Dezeen,你让世界更接近设计,也让设计师更接近世界。如恩设计创始合伙人郭锡恩、胡如珊祝 Dezeen 15 岁生日快乐!

Skidmore Owings & Merrill 建筑事务所

15 年前,《Dezeen》改变了设计新闻业的格局。仿佛在一夜之间,所有能接触互联网的人都能轻而易举地接触到建筑和设计。一支用巧克力制作的小铅笔可以同新闻中的纽约国际摩天大楼获得一样多的关注。Dezeen 正巧是在 SOM 建筑事务所的世贸中心七号大楼落成时创立的。

如今,当我们中的不少人都致力于通过设计寻找气候危机的解决方案时,Dezeen 依旧扮演着一个十分关键的角色,努力地向全世界推广相关的想法和创意。SOM 建筑事务所的全体团队成员祝 Dezeen 生日快乐。

Amber Jae Slooten

我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发现 Dezeen 的时候——沉迷其中,无法停止阅读。作为一个时尚专业的学生,我们经常关注有关时尚的博客,但对我来说,Dezeen 解答了关于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问题,也向我展示了新的视角。它涵盖了整个设计界的方方面面,总是能帮我扩大视野的范围,从而让我可以根据自身的感受以及自己所做的研究,从时代精神出发去进行创作。

第一次去 Dezeen 与 Marcus 会面也是一段很棒的经历。自那以后,我们整个 The Fabricant 团队都受到了来自 Dezeen 的有力支持。感谢你们能带着开放的态度接纳这些新想法,并始终走在未来的最前沿。祝 Dezeen 生日快乐,期待与你们一起度过下一个 15 年。

Kusalta Shrestha

2007 年,我在澳大利亚读建筑系二年级的时候偶然了解到了 Dezeen。Dezeen 平台上大量令人目不暇接的文章,让我可以在描图纸上划掉错误线条的过程中得到短暂的喘息——当时,这项任务很快就让我开始怀疑,也许这个设计行业并不适合我。

虽然 Dezeen 早已成为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但它对我而言绝不仅仅代表着灵感和敬畏。有时,Dezeen 提供的部分内容也会让我感到沮丧——过去曾感觉新鲜的东西读起来会显得有点过时,因为还有新的、不同的领域尚待探索。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访问平台的次数越来越少,这可能与我自己同设计世界之间的关系有关(这是一件很复杂的事),但我还是会不断地回到这里。有些东西会慢慢成为一种习惯,而 Dezeen 正是其中之一。我不一定会喜欢你所分享的所有内容,但我很感激你分享的举动。你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个支柱——一位来自阿根廷萨尔塔的长期读者祝 Dezeen 生日快乐。

Stefano Boeri

有人说,离开纸质杂志,建筑就会死亡…

有人说,当代建筑媒体是投机买卖的奴隶…

有人说,广告会影响社交媒体…

有人说,懂得如何沟通的建筑师会被万人簇拥…

有人说,建筑批评已不复存在…

有人说,如果你不懂得如何沟通,你可能是天才,但没有人会与你合作…

有人说,能在印刷品上看到项目细节的时代是多么的美好…

有人说,“Dezeen?这是什么鬼东西?”

灵感来自意大利知名唱作人 Enzo Jannacci 的一首歌曲。



翻译|张翯


推荐阅读

如恩为保乐力加设计的威士忌酒厂竣工,展现中国二元性的自然哲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ezeen”(ID:Dezeen_China)。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