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为设计的深圳蟹道餐厅,营造如同坐在日式舟屋内的飘荡感

道为设计的深圳蟹道餐厅,营造如同坐在日式舟屋内的飘荡感


道为设计的深圳蟹道餐厅,营造如同坐在日式舟屋内的飘荡感


室内设计的元素充分致敬了活蟹料理的起源地日本。比如被誉为日本海之京都伊根湾独特的建筑形式舟屋,被带到了餐厅内。舟屋同时也呼应了深圳从小渔村发起的历史。

道为设计发布了其为深圳蟹道餐厅所做的室内设计,以日本渔民独特的舟屋建筑形式为灵感,营造有如临水般平静舒缓的就餐氛围。


蟹道是一家专营活蟹料理的餐饮品牌,起源于日本北海道传统蟹料理,目前已在沈阳和北京开设分店。此次开业的深圳首店,选址在当地的地标建筑平安金融中心内。
室内设计的元素充分致敬了活蟹料理的起源地日本。比如被誉为日本海之京都伊根湾独特的建筑形式舟屋,被带到了餐厅内。伊根湾从古至今以渔业为生,当地渔民依海而居,在伊根湾潮水落差较小的岸旁,舟屋成为当地独特的建筑形式。舟屋同时也呼应了深圳从小渔村发起的历史。
设计师希望通过舟屋形态的设计,餐厅外观营造出邻水而建的氛围,让消费者走近店面时,有如渔船靠岸缓缓飘荡。


餐厅的核心就餐区,在空间布局层面上,设计师用几种内外交错的空间形式融入其中:刻意压低屋顶而无墙体或不完全封闭的亭;拾级而上视线高差变化的堂;联排相座的小比例舟屋;以及坡屋檐下半围合形成的檐廊。多种建造形式将餐厅核心区围合成内院式的公共中庭。 


在公共就餐区与私密包间区域的空间转换上,设计师置入了由徐道获与塩田千春创作的艺术装置。包间设计仿照和伞,将伞的结构形式固定在空间中形成亭。


在传统日式建筑中,房屋外与屋檐下有一条很特别的木质走廊——縁侧 ,通常也是阳光洒入室内的交界。设计师将这一特质安置在包间区的外廊处,并将传统精巧的竹编形式与现代灯光技术相结合,模拟出传统建筑中光与房屋之间的关联性。


障子的设计也是室内光线设计的一大亮点。设计师尝试在障子的传统边框中植入现代微小的线性灯光,使障子不受传统尺寸的宽度、高度所束缚而均匀透光。在选择障子敷面纸张时,采用现代工艺技术的纤维纸来做敷面。透过灯光,纸张内的纤维呈现出一种絮状花纹般的效果。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 | 蟹道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店
项目地址 | 中国 深圳 福田
完成时间 | 2021
设计公司 | 道为设计 TAO WAY DESIGN
主案设计 | 张涛、张旭
设计团队 | 吴志锋、梁军、刘青云、孙文铭、陈正中
施工组织 | 逸成工程
施工监理 | 劳景扬、谢启德、曾镇威
VI 指 导 | 周滨(淳一设计司)
照明设计 | 莫超(光宴盛品)
花艺装置 | 山茶岛
艺术陈设 | 孙郡、胡强(天工开物)
项目摄影 | 彦铭影像工作室
项目顾问 | 路晴
技术顾问 | 金晨
业主团队 | 王强、房立杭、梁枭

推荐阅读

B.L.U.E.设计的味从山海新店:用几块自然形态的山石撑起一片屋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ezeen”(ID:Dezeen_China)。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