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年代的迷幻海报艺术,如何呈现大脑的视听与幻觉?

60 年代的迷幻海报艺术,如何呈现大脑的视听与幻觉?




怪异的图像、几乎无法近距离阅读的字体、不和谐的颜色组合……在迷幻艺术兴起的六十年代,你能在很多摇滚乐队的演出海报和专辑封面上见到这些元素,它们几乎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


今天我们就来探索迷幻设计美学。它可以追溯至 19 世纪的新艺术运动,也是今天所流行的酸性设计的前身。









迷幻运动始于 1960 年代中期,不仅对音乐产生了影响,还对西方流行文化的许多方面产生了影响,包括着装风格、语言、艺术、文学和哲学。




迷幻(Psychedelic)一词来源于拉丁语“psyche”,意思是“思想或灵魂的显现”,这种运动通常被称为受使用迷幻剂(如 LSD)影响的艺术。


1960 年代和 70 年代的美国人解决了许多有争议的问题——从民权、越南战争、核扩散、环境到吸毒、性自由和反主流。许多年轻人通过东方神秘主义和迷幻药物寻求精神体验。


艺术家们认为迷幻剂可以扩展思维和创造力,在十年里服用这类药物,试图在艺术中重现服用迷幻剂的体验。




伴随着迷幻摇滚高峰期的到来,在乐队海报和专辑封面的设计中,艺术家们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迷幻设计。


迷幻设计的特征是万花筒般的漩涡、幻视、螺旋或佩斯利图形,并使用明亮的高对比度颜色,排版设计元素精致而华丽。


韦斯·威尔逊 (Wes Wilson) 是最著名的迷幻海报设计师之一,被公认为 60 年代摇滚演唱会海报之父,开创了现在被称为迷幻海报的东西。





从19 世纪后期的维也纳分离主义艺术运动中,威尔逊借用并打造全新的字体风格,永远改变了海报设计。


他用字母填充所有可用空间格,用字体创造流动的形式和形状,这成为了大多数艺术家为了将“迷幻”融入艺术而遵循的标准。







最著名的作品是他为旧金山菲尔莫尔 (Fillmore) 的比尔·格雷厄姆 (Bill Graham) 设计的海报,红色字母在绿色背景下以旋转火焰的形式呈现。




另一迷幻海报设计师里克·格里芬 (Rick Griffin) ,为当时最传奇的吉米·亨德里克斯、感恩至死等音乐人制作海报和专辑封面。




©️ 《感恩至死》专辑封面


他于 1967 年在旧金山金门公园为 Human Be-In 制作的海报宣传,成为“爱之夏”事件的前奏。




在“爱之夏”,数万名年轻人聚集在旧金山的社区。当时所有主要摇滚乐队(包括感恩至死、杰佛森飞船 等)都在那里。人们被诗歌、演讲、鲜花和音乐围绕。




格里芬的风格受到了美洲原住民文化和加利福尼亚冲浪场景等多方面的影响。







当时,格里芬还受委托为名为《滚石》的新杂志设计标志,设定了这本权威刊物的视觉风格。




维克多·莫斯科索 (Victor Moscoso) 是一位受过正规训练的平面设计师,他对迷幻海报艺术的兴趣来源于他看到韦斯·威尔逊的海报。





在转型期,他选择放弃学校里学到的所有规则。若有人告诉他字体应该清晰可辨,他就把字体做得难以辨认;若规则是海报应该快速而简单地传达其信息,他就反驳说海报应让人驻足停留,越久越好。




莫斯科索率先使用振动颜色,在海报艺术中创造“迷幻”效果,他也是旧金山迷幻海报艺术家中第一位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作品的艺术家。





莫斯科索与上文的里克·格里芬、韦斯·威尔逊一起,再加上斯坦利·老鼠(Stanley Mouse)、奥尔顿·凯利(Alton Kelley),被称为旧金山迷幻海报艺术家的“五巨头”,他们成立了一个名为“Berkeley-Bonaparte”的设计工作室。



©️ 奥尔顿·凯利



©️ 斯坦利·老鼠


他们创造了难以磨灭的视觉风格。海报如此反映那一代的迷幻精神,以至于艺术家们常常否定它们作为广告的目的,与之联系的是叛逆、反主流、自由与嬉皮。









迷幻艺术在 60 年代意味着反传统、反资本主义文化,然而到 70 年代开始时,大公司开始认识到迷幻美学的商业潜力。


标志性的万花筒调色板和迷幻的艺术图像开始变成广告商试图出售的商品。迷幻运动被文化产业吸干、同化,逐渐走向衰败,失去过往的叛逆本性及革命潜力。




销售饮料、美发产品的迷幻风格广告


直到迷幻艺术在数字时代迎来复兴。伴随图形软件开始快速发展,用计算机再现艺术家的幻觉体验成为可能。不仅分形图像软件可以准确描绘出幻觉,2D 和 3D 图形软件也带来了图像处理的无限自由。


艺术家似乎不再受任何限制。即使是业余艺术家,也可以使用创造数字迷幻艺术所需的技术。



©️ Adam Ferriss: Gate 3


新数字技术的出现推动了 90 年代的锐舞文化(rave culture),锐舞文化发展出一种新的数字艺术风格,部分受到了 1960 年代迷幻海报艺术的影响。








新的改变思维的药物——MDMA(摇头丸),对锐舞文化的美学产生了实际的影响。但不同于 LSD,它不是真正的迷幻剂,而是被心理学家称为 entactogen,且比 1960 年代和 1970 年代的 LSD 更加危险。


30 年后的今天,使用迷幻剂的风潮已经过去,艺术和文化运动几经轮转,还是有一些艺术家仍然坚定地致力于迷幻艺术,创作迷幻风格的海报。




©️ Luke Insect




©️ Mishka Westell 




©️ Robin Gnista


迷幻风格的海报以其迷人的迷幻图案、颜色和主题,在今天仍然像最初出现时一样受欢迎,有许多现代艺术作品和风格继续借用这一标志性流派的特征。


我们也仍会回想起那个年代的嬉皮美学,以及质疑权威和文化规范的自由精神。






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

参考资料:

https://visualartsdepartment.wordpress.com/psychedelic-60s/

https://www.classicposters.com/artist/wes-wilson/

https://www.classicposters.com/artist/rick-griffin/

http://www.djfood.org/who-are-this-generations-psychedelic-poster-artists/ 









想了解如何化身数字人在元宇宙畅游?

点击下图跳转文章,

本周四 OF TALK 和帕森斯副教授一起学习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OF COURSE想当然”(ID:ofcourse_c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