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对古典艺术有着情有独钟的感觉,现在很多艺术家的创作方向慢慢都偏向于“数字化”以及“非实物化”,这就导致很多作品所表达出的人文味不是很足,并且个人情感的置入大于故事内容的表达。
所以在各需所求的“数字化”年代,一群古典派也尝试将以前的经典画作复活在虚拟世界中,比如之前很火的 Renart(文艺复兴俱乐部),它
就取得了法国罗浮宫等多达 36 家世界级博物馆的官方授权。
Renart 推出的文艺复兴系列 NFT
对于这种将知名艺术品和 NFT 相结合的项目还有很多,包括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比较大型的博物馆也在想方设法的将自家馆藏与其联动,那么很多小伙伴会不解:
将古典的实体艺术品做成 NFT,那本身的价值还存在吗?
这种 NFT 的实质效应和大师精选集有何区别?
博物馆联动这种 NFT 是为了引流还是真的希望古典“虚拟化”?
LaCollection 与大英博物馆合作的 NFT 项目
其实山猫觉得只要是官方授权的这种 NFT 项目,那基本都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对于古典艺术的追求,普通老百姓基本没有能力去观摩(国内很多线下展览都是1:1的仿品,真迹只能旅游国外博物馆参观,当然有可能你还要提前预约)更别提去苏富比购买了。
所以将艺术品等比扫描之后的“数字化”,其实更加适合我们普通古典爱好者的口味。
《罗马斗兽场》
很多人会觉得艺术品的 NFT 化只是一种图像反馈,而不是一种的价值反馈,因为 NFT 只能反映一副作品的图像数据,所以大家会觉得为什么不用这些钱去买本威廉特纳的作品合集。
《北威尔士克里基厄斯城堡》
其实这两者本质上存在很大的区别,NFT 的购买属性是收藏家,而画册的属性则是读者,因为这种区别主要来自于主观意识,所以也就仁者见仁了。
《里士满山和桥》
就如同这次,LaCollection 与大英博物馆合作的威廉特纳系列,很小众的使用了这位本土大师的早年创作历程,将他游历欧洲所记录的风景人文以 NFT 的形式供爱好者收藏。
更多有趣科技新鲜事
尽在 Of Course!
所以接下来山猫也会给大家介绍全球几个比较知名的博物馆 NFT 项目,大家在阅读后有什么新奇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中说出你的感受!
Carnaval of Binche(宾什狂欢节), 1924
来自比利时的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博物馆近期与 Rubey 平台合作推出了 James Ensor (詹姆斯·恩索尔)代表作品《Carnaval of Binche(宾什狂欢节)》的数字版,不过与众不同的是这幅画作其实一直是被私人收藏家拿在手里,之前从未公开展出过。
Carnaval of Binche(宾什狂欢节)
因为此次博物馆使用 NFT 的众筹模式,才得以补全馆内的系列收藏。所以只要购买这个 NFT 碎片的藏家严格意义上都是为公开展出献出了一份力量,并且 Rubey 平台还单独为艺术品 NFT 打造了独立的艺术令牌系统,每个令牌都是独一无二的,购买人可以是商业投资也可以是自我收藏。总的来说只要购买了 NFT,你就等于拥有原画作里的一部分股份。
《Maria Sèthe》的一部分
对于为什么选择恩索尔的作品,第一方面是因为馆藏系列的最后一块拼图,其次是他对现代艺术的影响。在现代绘画中“面具”这一元素基本都是很小众的存在,而在他的创作中则随处可见,并且绘画中的艳丽色调、华丽的场景渲染、人物的大动态表现等都是少之又少的画风。
《1890年的阴谋》中的面具局部
《悲伤的人 1891》和《牡蛎食者 1882》
《骷髅为一个倒吊人而战 1891》和《面具的震惊 1889》
因为这一系列的稀有属性导致恩索尔的面具作品基本上都被博物馆收购珍藏,很少会出现在私人市场里,如果出现的话只会在价格更高的国际拍卖上,所以这次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博物馆也是进行了一种折中的众筹方案来解决收藏问题的。
《The Kiss》NFT 官网
除了上面说的这件艺术品被制作成 NFT 碎片以外,还有一幅世界名画《The Kiss》也被分割成了一万份。
《The Kiss》NFT 介绍
这幅由 Gustav Klimt(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所创作的世界名画被 Belvedere(奥地利丽城画廊)与 artèQ 看中并合作推出了相应的数字版,每一块 NFT 的单价预估在 1.850 欧元左右,而且他们还很有噱头的将发售时间定在情人节前,不得不说吸引力真的很大。
《The Kiss》NFT 一共为一万份
还记得开头我们提到和大英博物馆合作的 LaCollection 平台吗?他们近期还与利奥波德博物馆合作推出了 Egon Schiele(埃贡·席勒)的数字 NFT。
Egon Schiele(埃贡·席勒)的 NFT 系列
埃贡·席勒这名画家在感染西班牙流感的短暂一生中创作出了对当时影响巨大的画作,这也让他成功成为维也纳现代主义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利奥波德博物馆想让 LaCollection 使用 NFT 这种表现形式去科普埃贡·席勒的作品,已让观赏者和藏家更加了解这名伟大画家的一生。
实物画作的扫描过程
每一件 NFT 作品都包含了详细的背景介绍,包括埃贡·席勒创作的当时年龄、创作时长、以及灵感背景等,所以和大英博物馆的威廉特纳的画作一样,这是具有收藏价值的数字艺术品,而不单单只是一个简单的画集。
《死去的母亲》
《Wally Neuzil 的肖像》
《与灯笼草的自画像》
《齐哈切克在钢琴旁》
《年轻女孩的肖像》
看完这么多博物馆联合 NFT 创作出的作品,你是否也想制作一个独一无二的 NFT 作品呢!这不 Of Course 联合了上海音乐学院特评讲师、Electric Perfume 教育艺术总监 Kyle Duffield 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全新的 TD 交互装置大师班!
Kyle Duffield
Kyle Duffield 老师是加拿大多伦多的一名互动和体验设计专家,他创作了很多身临其境的互动装置作品。并且 Kyle 老师还是 Electric Perfume 工作室的教育战略总监、技术总监以及联合策展人。
《Schwister》
《I have a right》
除此之外 Kyle 老师还有这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他在多伦多、上海等地进行在线的互动媒体教学,并且他也是 Cycling '74 的 Max 认证培训师计划中的成员。
《Pump up》
《Hive》
《Hand Eye Ball》
看到这里大家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关于 Kyle 老师的作品或者制作属于自己的 NFT 作品,那么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查看详情哦!
想成为加密艺术大师吗?
想跟随Electric Perfume 教育艺术总监一起玩转 NFT 吗?
想让自己的加密艺术作品更容易被策展人看中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OF COURSE想当然”(ID:ofcourse_c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