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s
在舞台上做一场弥撒/礼拜仪式,你能想象它的舞台是什么样的吗?答案或许五花八门,但是今天我们要看的,肯定和你想的不一样。这个舞台是我们之前总为大家介绍的高产舞美设计师Paolo Fantin的新作,也是今年夏天在意大利罗马歌剧院重新首演的一部音乐剧作品。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一部充满宗教仪式的故事,如何通过隐喻的表现手法来适应现代的叙事。
——Paolo Fantin(保罗·范廷)
举行弥撒这个行为,可能会让观众回忆起我们这个时代我们正在经历的关键事件,因为正在经历着战争、流行病,我们都生活在其中的许多不安全感之中。设计师认为,这部剧是关于我们自己的,但他和主创们并没有用描绘时事的编年史这样一种方式,而是使用了高度隐喻和象征性的语言,把事实带到舞台上。
关键词:打断
“打断”是一种带有侵略感的行为,尤其是在人们正在做弥撒之时。对于有着强烈信仰的信徒,这种行为就好像是切断了神圣的与神的交流。
更加充满强烈冲突的设置是,为了打断这个仪式,一个“建筑工地”突然出现在画面中,三个起重机在仪式场地上方搬运大型混凝土块。
面对不确定性,筑起高墙往往是最简单的办法。这是主创们想强调的一个社会问题。时至今日,虽然全球化进程让不同的国家互通互融,但各国之间仍建有隔离墙;为了避免交流,人与人之间也建起了情感墙。
起重机放下混凝土水泥墙时,身穿金色亮片服装的街头歌手在工地上集结。它们象征着那些为了追求权力,想要摧毁社区和建立障碍的人的愤世嫉俗,一旦这些水泥墙竖立起来,它们就是基督受难的中心部分,包括监礼人用灰泥浇铸的石板,以及他被钉在现场绘制的黑色十字架上。这样的设置,充满了设计师对于隐喻表现手法的巧思!
关键词:洗涤
社区慢慢开始打破这堵墙,它是由一种特殊的开裂材料制成的。人们身体疲惫,穿着破旧的服装,构成了一个沉船般的形象。
设计师从Géricault的《美杜莎之筏》中获得了沉船的图像,并且在舞台上进行了自己的解释:从这片黑色的大海中,社区慢慢浮现出来,就像画中那样,人们可以看到远处的灯光。灯光和从花坛带到舞台上的新小麦束是重生的象征。
“这就是说,尽管我们在建设和破坏的洪流中迷失了方向,但我们可以希望看到重新开始的光芒,让一个新的周期开始。”
——Paolo Fantin(保罗·范廷)
一旦墙被打破,舞台地板上的一层黑色塑料薄膜就会像海浪一样,把一切都扫光。起重机缓慢地掀起一系列黑色的、有光泽的、轻微吱吱作响的塑料薄膜,形成了一个有威胁的黑色海洋,由锥形下的尖顶组成。
这部剧的服装设计师是卡拉·泰蒂(Carla Teti),为了做《弥撒》(Mass),这位设计师设计了既永恒又现代的服装。
服装被分为两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组是快乐的社区聚会庆祝,穿着简单的衣服,配以和谐和欢乐的颜色;另一组是破坏性的暴力人群,他们穿着眩目的金色亮片,混合着肉色的元素。一群畸形而粗俗的人,一群毫无价值的人,戴着透明的塑料面具,设计师在他们脸上涂上强化效果的化妆品,戴上一样的假发,以增强他们的暴力,消除他们的个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火蜥蜴视界观”(ID:beijinghuoxiyi)。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