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总避免表达「不同意见」?到底要会做人?还是会做事?
想像一下在公司开会的环境,团队正讨论要制作一个新的大型实体专案,而随着会议讨论出的结果,除了你之外,身旁的团队成员都希望专案方向朝A 前进,但是经验与专业却告诉你,B 方向似乎是比较好的,你会选择在会议中附和大家?还是表达你的立场?
对表达不同意或拒绝感到担忧吗?
身为一位设计师,背负着从设计发想、协调、制作到结案等专案上的责任,过程一定会面临来自内部团队与客户的不同立场的意见,面对这些立场的不同,有时我们会被动的选择沉默、妥协去达成共识,但是对于专案的结果而言,没有反对意见的团队共识、勉强自己满足客户的要求,真的是一件好事吗?今天要来讨论我们该怎么看待「不同的声音」?我们要怎么「得体」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来让专案进行得更顺利。
为什么我们总是想避免表达不同意见?
我认为「不同的声音」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因为不同的意见能给设计团队带来新的解决方案,避免做出同温层所讨论出来的决定,很多的解决方法都是在不同意见的火花中爆炸冲撞所淬炼出来的精华。
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立场与意见,而就是因为不ㄧ样,我们才不会只用单一面向来看待事物。譬如设计师提出设计概念,希望专注在打造最棒的产品,但是PM 却更在乎专案到底可不可以实际被执行,实际执行花费多少资源?而对于老板来说希望可以优先回收资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会议气氛就常常在你来我往中的攻防中变得紧张,瞬间会议室变得好像战场一样。
面对需要表达不同意见的场合,为什么我们常倾向沉默或是逃避?可能是被团队气氛的压力影响,想到有可能会跟另一个人杠起来,就选择沉默。又或者当专案成效不好时,提出意见好像很不识相。所以我们到底是在做人?还是要做事?
如果有意见,为什么我们不在会议上提出来?或许是我们下意识的觉得发表「不同的意见」就等于是吵架,否决对方的意见就好像是在告诉对方我讨厌你…. 而关系好的伙伴,出于情谊我们就要赞同他的意见,但我认为不是这样的,在会议上发表不同意见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否决掉伙伴辛苦准备的提案,也不是在诋毁伙伴本身,批评、拒绝、不同的观点都是对事不对人,否决跟赞同都只是因为基于专案上的理由,而与人无关。
也许身边的伙伴认为,否决提案就是不喜欢我,把工作跟同袍情谊挂勾牵连在一起,请记得目标还是要以专案上为主,因为我们不可能当个好好先生/小姐,并成功的永远取悦每个人,这样我们自己会很辛苦。
学着得体的表达自己的立场
得体又合理的表达意见,能够消除团队的隔阂,我认为「得体」就是不会让对方感到不自在的沟通方式,人是很情绪的动物,接受别人的意见,不只取绝于客观事实,也建立在伙伴的关系以及彼此的信任。
得体,不是好听话,也不是甜
而是让对方感受到真心的对话
最不好的表达方式
我一直在说,表达不同的意见是一件很自然不过的事,但是团队成员之间有不同的意见时,我们可以用千百种方法表达你的观点,最不好的方式,就是用情绪性的字眼去阐述自己的想法,当作品被打枪时说:「我觉得你不懂设计….」、「我觉得你身为PM却没有比我懂产品」,「你行你来啊」。我们使用情绪性的字眼发泄自己的情绪,但这也真的伤害到对方,更何况是直接的攻击,不管你接下来说的话再怎么有道理跟正确,对方也听不下去,只会觉得你骄傲又自大,这样的对话方式只会把沟通的渠道关闭。
先了解对方的立场
设计师常常被问「为什么做一个设计要那么久?」,进而被缩减工作时间,我能理解设计一定需要很多心力,有想马上向对方解释的冲动,但是请先按耐住情绪,不要想先说服对方,而是先了解对方的立场。
以团队中的PM为例,PM是负责专案流程的角色,让专案顺利的上线且有合理的成果,而设计师是制作出色的设计,过程中可能太专注设计去处理画面的细节,好让作品变得更完美,但有没有可能,设计师花费大量的时间,但团队成员根本不了解90分的设计跟70分的设计差在哪?
大家的目的其实都是一致的,就是帮助客户做好专案,如果我们要说服伙伴多给我们一些时间,其实可以告诉伙伴,我做的这些调整都是有必要的,原因是:「实体海报很大张,有瑕疵都很容易看到破绽」,让对方理解我们这样做的重要性,当我们从伙伴的立场去说服,他也会更愿意去理解我们的观点,甚至有一个原因可以去说服客户帮我们争取更多的时间。
用数据与客观事实代替主观意识
双方都在争论矛盾时,都只会认为自己是对的,我们能怎么终止这个循环?就像前面说的,用情绪性的字眼只会令人讨厌,并持续制造纷争,你可以根据之前的经验与数据去提出你的观点,譬如PM打枪你的设计,你可以回应:「我之所以会用这样的设计风格与排版,是因为按照过往的经验,目标群众普遍喜欢这个风格,而且在社群媒体上得到的回馈也比较好」,用事实与数据去佐证观点,为什么会这样做,而因为你阐述的是「事实」,团队成员也不会认为是在冒犯他,同时这也是得体又专业的表现。
结语
不需要害怕与他人有意见上的碰撞,这是很自然的事,争吵和辩论都是沟通的一种,我认为不敢为自己表达观点其实是一种没自信的表现,说错话又怎样,将每一次的冲突视为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或许刚入门的设计师会只想好好的做好设计就好,但良好的沟通却能帮助设计师更好的工作,出色的设计师不能只是会设计而已。
当遇到同事、或非专业内的人员对你的作品否定时,你会怎么处理?欢迎在留言区讨论交流。
编辑:最佳平面设计、LATTE PARK
配图:Lin-Lung Chen
关注设计珍藏馆公众号
接收更多好设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ogo设计视觉”(ID:logoshijue)。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