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一部活着的古建筑史

“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一部活着的古建筑史



 ©



ECHO

设计之旅 X 宁波



行李萧萧一担秋,浪头始得见渔舟。
晚烟笼树鸦还集,碧水连天鸥自浮。
十字港通霞屿寺,二灵山到月波楼。
于今幸遂归湖愿,长忆当年贺监游。

1183年,七十二岁的史浩封魏国公,一日,游览起故乡宁波东钱湖,概叹湖边好景致,心胸更加豁达。




宁波 ©明生活



宁波,古称“明州”,唐朝开元年间明州港正式开埠,14世纪二三十年代,宁波第一次出现在欧洲人的游记中,《鄂多立克游记》书中提到的“Menzu”(注:“明州”音译),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取“海定则波宁”之义改称宁波。

宁波是中国大运河南端出海口、“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宋代“五山十刹”,宁波占3处,深刻影响日本禅寺建筑形制,如今在宁波你依然可以看到宋代大木构原物、宋代超大规模禅寺的格局、宋代牌坊形制……不论是古建筑还是当代建筑,宁波成为建筑游览的好去处,本期,我们一起走进宁波,来一次城市设计之旅。






建成于明嘉靖年(1561年-1566 年)的天一阁,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藏书处,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取《周易》郑康成注“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之说,以水制火之意,建筑藏书楼。宁波的城市标语:港通天下,书藏古今;后半句指的就是天一阁。

楼上一通间,楼下分六间,且在阁前凿池蓄水以防火。范钦和子孙后代为了保护这些图书,严格遵循“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祖训。到曾孙范光文时,他在藏书楼前叠山理水,植树筑园,以“福、禄、寿”作总体造型,用海礁石堆成九狮一象,风物清丽,格调高雅,别具江南庭院式园林特色。圆明园中的文源阁就是仿照天一阁的形制而建。






天一阁



去过宁波鼓楼的人,都会为它传统城楼加西式钟楼的组合而惊讶,它也正是宁波中西合璧的地标建筑。在古时,鼓楼的作用为日常击鼓报时;战时侦察瞭望,保城池,抵外侮。

唐朝正式在宁波置州治机构和建立城市,以中山广场到鼓楼这一带为中心,建起官置,又立木栅为城,后来又以大城砖石筑成城墙,历史上叫子城。子城的南城门就是现在的鼓楼。

元末,鼓楼毁于大火。现今的鼓楼是民国年间重建的,风格中西合璧,城墙中是拱形的门洞,公园路穿门洞而过,城上则是三重檐牙高啄的城楼,城楼上又有长方体的四面钟楼。登上钟楼便可一览宁波城全貌。




鼓楼 ©明生活



出宁波市区15公里,便可到灵山之麓的保国寺。拾级而上,一路上溪水潺潺,层峦叠嶂。保国寺堪称一部建筑类古代史书,集齐汉唐宋明清民国——有汉代骠骑井、唐代经幢、北宋大雄宝殿、南宋净土池、清代钟鼓楼、民国藏经楼等。

大雄宝殿的天花板,结构精妙绝伦,不用一枚铁钉,全凭精确的榫卯使斗拱巧妙衔接,将建筑物的构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承托起整个殿堂屋顶50余吨的重量。是宋代《营造法式》的典型实例,反映了当时建筑上的独特风格和力学研究上达到的高水平。




“江南一绝”保国寺 ©自由的影子



在宁波周边的青山间,隐匿着两座精美的石牌坊,横省石牌坊&庙沟后石牌坊,其中横省石牌坊是全国目前所发现最早的仿木结构建筑的石牌坊,与年代稍晚的庙沟后石牌坊,共同填补了我国元代以前没有石牌坊的空白。两座石牌坊的许多做法,与宋《营造法式》基本吻合,如单拱素枋、转角列拱及使用上昂形斜撑、翼角起翘显著等。

 

伫立于繁华市区的天封塔仿古重建而成,具有宋塔玲珑精巧、古朴庄重的特点;1200多年历史的慈城,素有“江南第一古县城”的美誉;170年前,甬埠北洋船商捐资兴建了庆安会馆,是商业帮聚会议事的场所,也是祭祀海神妈祖的殿堂。郑氏十七房,国内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风格古建筑群……在宁波,这个浙江第二大城市里,隐藏着一个个历史厚重的故事,散发着独特的韵味。





上图:位于宁波鄞州区的横省石牌坊

下图:伫立于繁华市区的天封塔

©明生活






地理上的优渥条件,人文上丰富的历史,让宁波成为江南文化名城,回看当代城市的发展,宁波提出了保护山水城市空间格局,构建城市与自然的共融;塑造传统与创新兼收并蓄、港城气魄和江南水韵相互融合的风貌特色;提升城市宜居性,引导城市日常生活的目标。一个个充满创意、人文性的城市共享空间,也让这座古老的城市散发出新的活力。

2002年,为了减轻宁波老城的压力,宁波提出建设“宁波东部新城区”的计划。生态走廊位于东新中部,长3.3公里、宽200-400米不等,以大型自然水面、生态绿地为元素,结合体育公园、中央公园等设施,形成连接甬江与东钱湖地区的重要景观走廊。

通过修复该区生态网络为原生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改善了公共环境,为当地和附近居民营造出一个乐趣无限的公共空间。






宁波生态走廊工程 



福明菜市场曾是一家老菜场,2007年开办,位于人口稠密的居民区,但菜场设施陈旧、环境脏乱等问题频现,远远跟不上城市更新的脚步。

在改造中,福明菜场定位在菜市场里的宁波美食博物馆,成为代表宁波的美食地标名片。设计从“福”100+存在形式的字符里获得了直接的装饰图案灵感和气氛营造点,运用传统文化中“四水归堂”的建筑表现手法,引用宁波天一阁“天一生水”的理念,承载“天人合一”的理学思想,在江南的文化里,寓意着天财纳福。

设置的公共休闲区,为来往的人提供休憩的场地。八仙桌的再现拉回了老一辈人的记忆,也契合当下年轻人追捧的复古热潮。项目落成后,这里意外成为了菜农孩子们等待父母收摊回家的游乐场所,围坐在一起谈笑、一起嬉戏。








福明菜场——菜市场里的宁波美食博物馆 

启仓设计 ©️朴言



2021 年秋季宁波街头出现了“奥林匹亚巡展”,它是由佰筑研发的 “即插即用” 流动系列装置的一部分。在“快装快用”战略的推动下,打算在中国的几个城市巡回展出,宁波是其首站。它由篮球和网球2个超现实运动场组成,用户不能严格地、正式地进行这些运动,但可以将自己沉浸在超现实主题的游戏环境中。

这些超现实的运动场通过跑道连接在一起,为孩子们提供玩耍的机会,以及通过在创新的“咬合”木板上提供休息的机会,成为公共家具以及成人和其他社会团体的聚会点,通过装置促进社交互动。







“奥林匹亚巡展”超现实的游乐空间 ©Rex Zhou






宁波“院士中心”选址于历史悠久、风景秀美的东钱湖西畔陶公山南麓,背山面湖,视野开阔,毗邻陶公村、建设村、利民村三个历史文化名村。

项目利用历史名校原宁波师范学院旧址的建筑空间改扩建而成,以“山·水·村”“厅·廊·宅”为理念,将自然景观与人文艺术完美融合。宁波院士中心项目是一个既有建筑改造、记忆空间再造和新旧融合再生的集合,将智创平台与山水文旅、乡村振兴相融合,实现了面向未来持续发展的空间再生。






宁波院士中心

设计: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摄影:尹明



坐落于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的 华茂教育艺术博物馆,由葡萄牙的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和卡洛斯·卡斯塔涅拉共同设计,是一个内部巨大的小博物馆。

整体的平面形态在朝山一侧以多端曲线展开,朝街道一侧为连续的自然曲线,且向外凸出。黑色的双层波纹铝板包裹了大部分的体量,赋予了建筑强烈的雕塑感和重量感;同时,整体的悬挑设计又使上部体量漂浮在倾斜的场地上。

这是一个主要体量近乎完全封闭的建筑,内在空间变化复杂,西扎第一次使用长达22米的垂直灯具,各方面的独特性都让这个项目成为西扎近年作品序列中难以略过的一个。









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

设计:阿尔瓦罗·西扎+卡洛斯·卡斯塔涅拉

摄影:侯博文



宁波博物馆 是首位中国籍“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王澍的代表作。建筑的外观被塑造成一座山的片段,内外由竹条模板混凝土和二十种以上回收旧砖瓦混合砌筑的墙体包裹,如一种在人工和天然之间有生命的物,作为山的物性是它唯一要表达的。在建筑开裂的上部,隐藏着一片开阔的平台,通过四个形状不同的裂口,远望着城市和远方的稻田与山脉。





宁波博物馆

设计:业余建筑工作室                                             

摄影:吕恒中



宁波图书馆新馆 是丹麦SHL建筑事务所在国内完成的第一个图书馆项目,建筑面积为31800平方米。


建筑师为图书馆设计了一个理性、清晰的空间布局。项目首层围绕8000平方米的开放文化市集展开,拥有主流的图书馆功能区和馆藏,其中包括主门厅、读者服务区、少儿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盲人阅览室、两个讲堂、宽敞的图书阅览室和咖啡厅。底层朝四面开放,与外部的公共广场、景观生态公园和湖泊相连。


中央是一个五层通高的大中庭,28 米高的“中央公共大书架”,将首层的文化市集,与上层一系列更为安静的专业研究空间和古籍地方文献阅览室联系起来。所有室内空间的自然采光都通过建筑设计进行优化,中央中庭则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通风。






宁波图书馆新馆

设计:SHL建筑事务所

摄影:Adam Mørk



由老粮站改造成的精品民宿九熹·大乐之野,坐落在群山环绕的宁海县胡陈乡里。场地包含前后2个庭院及围绕着庭院的7栋老房,并由一条4.5米宽的主通道连接。

设计师在尊重原有建筑肌理的前提下,重新调整与梳理了空间格局。一方面加强前后场地在视觉上和动线上的连贯性,另一方面使建筑与整个场地及周围山景的融合更密切。


粮仓的室内空间本身不宜居住,设计师通过“盒体嵌套”的方式来化解室内的单一性。既满足了酒店客房功能上的要求,又通过调节尺度来唤起身体在空间中的感知。这种形式改变了往常用隔墙来区分空间的方式,增加了空间的丰富性。








九熹-大乐之野·胡陈粮仓度假酒店 ©️苏圣亮



 ©



栏目策划 | 回响之外

平面设计 | 王津   排版 | 申强

新媒体运营 | Jean

品牌运营 | 子溪、侯雨

图片来源 | 明生活 诗画浙江 图虫




 往期精彩回顾 



当代青年症状:又渴望社交,又向往独居



我们的女朋友们



写给生活家的艺术之诗



 ©


扫码添加回响之外编辑部官方微信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发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回响之外”(ID:heyHome_0102)。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