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包容性如何影响城市设计?

性别包容性如何影响城市设计?


在 20 世纪 70 年代的美国加州伯克利,一群名为 "轮转四人组 Rolling Quads"的残疾人权利活动家开始组织拆除路边的障碍物,并临时搭建人行坡道,为残障人士提供便利通道。
但人们没有想到的是,轮椅使用者并不是唯一受益于这种干预建设的人。很快,携带婴儿车、提着沉重行李箱或是行动不便的路人也开始使用这些坡道。
同样,一个性别包容性的城市会使每个人受益。如果所有不同年龄和能力的性别少数群体都能轻松安全地出行,充分参与工作和公共生活,过上健康、拥有社交和积极向上的生活,那么这座城市就能改善每个人生活。



世界银行于 2020 年出版的《性别包容性城市规划与设计手册》正是以这个例子作为最后一章的开篇该指南提出倡议,旨在打破城市中长期存在的父权制性别规范,它还涉及到包括少数群体与性别认同相关的其他参数,如跨性别者、性别中立者、非二元性群体等。
从这个意义上说,思考包含性少数群体角度的城市规划是一个具有根本意义的重要话题,因为这些策略负责塑造我们周围的环境,进而塑造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休息方式。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住在城郊的单身母亲,她在每晚通勤回家的路上都因安全问题而战战兢兢。出于这个原因,她开始在家中做非正式的工作,赚取的收入仅够住在有滑坡或洪水风险的地区。


在实践中,根据在不同城市的性别少数群体进行的研究,在占用公共空间和执行日常任务中发现的主要挑战集中在可及性、安全性和出行便利性方面。考虑到这一点,许多城市一直在重新思考他们的城市设计,以下为四个基本标准:


01
可及性


几年前,一群社会学家在奥地利维也纳市开展一项研究,其结果表明女孩从 9 岁起就不再去公园了。


经了解造成这种情况的潜在原因后,一个试点项目开始实施。该项目翻新了一个旧公园,包括新的入口通道、景观美化和促进互动的长椅、将开放区域划分为更多的私人空间,以及为其它运动如排球和羽毛球提供场地。



从这一策略中,人们几乎立即注意到使用模式的差异,更多女孩和性少数群体(LGBTQIA+)愿意来到公园,打破了男孩和足球运动占用公园的潜在垄断。




这个例子清楚地展示了可及性环境在今天的意义。今天的无障碍性远不止是使空间在物理上做到无障碍,而是意味着每个人都能自由、轻松、舒适地进入和使用公共空间。


除了上述情况外,在性别包容的城市规划中实施的无障碍设施还可以从世界各地一些城市中存在的性别中立的公共厕所中看到。此外,厕所设施还配备了足够的空间来更换尿布(不再仅限于女性洗手间)和月经产品处理系统。






02 
流动性


与可及性一样,流动性也是城市设计中重新考虑性别包容性的一个关键方面。除了常见的建设性策略,如增加人行道或高架车道以方便行人(在很大程度上是性别少数群体)的移动,还可以发觉其它将性别纳入讨论的协调策略。



公共交通和夜间路线经常被视为主要挑战,因为这些地点经常发生危险的事故。因此,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世界各地的城市正在采用简单的策略。





这些策略包括实施满足所有性别需求的公共汽车和火车路线时间表,而不仅是关注传统的乘搭模式或时间,以及制定一个停靠请求程序,允许乘客在通宵巴士路线的任何地点下车。还有将交通网络扩大到郊区,提供减价或免费的学校交通以增加儿童受教育的机会并减轻母亲的负担,或为少数群体专门设立性别划分的公共汽车或地铁车厢。



03
安全性

除了流动性问题,危险性还体现在狭窄、光线不足和维护不周的公共空间。因此,人们特别关注公共照明问题,特别是在公交车站周围。



纽约的一些地方,你可以看到对待性别敏感的做法,例如开创性的维也纳,它使城市的公园和街道在个人层面上更安全、更舒适,只因安装了更好的照明设备,并在公园里建立了半封闭的小空间。
这些空间是通透及开放性的,但仍然为那些不习惯从各个角度暴露自己的人提供了合理的隐私保护,特别是为 LGBTQIA+ 群体带来了更多的安全性。它们都是一些为摆脱幽闭和消除封闭性的项目,或由监控策略和保护私人财产所制定的广角摄像头与安全照明为主的大型露天广场。

另一项正在为具有性别包容性城市考虑的有趣倡议包含城市家具。如同维也纳的公园,新的长凳摆放看似简单但背后蕴涵了多重意义。常见排成一排的长凳便于远距离观察和监视,反映了公共空间的“男性化”。然而,当它们对立摆放时,却创造了共存和面对面互动的空间,增加了在场的性别少数群体的自由和安全感。







04

代表性

除了家具,城市纪念碑也体现了公共空间的男性化。虽然这是代表着一种面向公共的叙事元素,但它们现在已经纳融入了更多的批判性思维,拥抱代表性和多样性。

例如, 2001 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市的同志村(Gay Village)举行了阿兰·图灵纪念雕塑(Alan Turing Memorial)的落成典礼;在柏林,受纳粹主义迫害的同志纪念馆于2008年落成。


除了纪念碑外,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城市为公共空间创造 "品牌 "或视觉标识,它具有包容性,欢迎所有年龄和能力的性别少数群体,有助于消除公众的敌意并增加归属感。



图文来源:

1.https://www.archdaily.cn/ 性别包容性如何影响城市设计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  雨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匠山行记”(ID:gh_d836161f0f54)。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