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m Jung-Gi
金政基(Kim Jung-Gi,1975—)
速写之神,有多神
从不用去思考画什么,
只因我想画都在心中
(我)构想出场景后,几乎不需花费时间去找资料,大部分图像都好像储存在脑海里,自然而然浮现出来,照着描下来就可以了。虽然少量复杂的图像还是需要参考相关的资料,但是大部分只见过一次的画面和场景,在下笔时都可以构现出60%~70%。
——金政基
最让金政基与众不同的,是他所谓的超强记忆“最强大脑”。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这用来形容金政基再合适不过。
韩国富川国际动漫展上,金政基花了三天时间,在长9米的巨幅白布上画下了一个具有鱼眼变形效果的游行场面,人物、车马齐备,姿态各异。
所有细节、透视、构图都熟烂于心,所有素材都信手拈来,他就像一架真人版相机。
别人叫我天才
可他们不知道我一天要画12个小时
大众总是把金政基的所有成就归功于他令人惊艳的天赋。可是,他在绘画上所达到的高度,绝不仅仅是“天才”两个字所能概括的。
“因为我总是在观察,因为我总是在画。”金政基的回答听起来俗套却真实。
阅读、观察、感受,金政基总是这样做的。甚至在军队跳伞时,这个疯狂的艺术家都在观察这个场面的细节,绘画的热情让他战胜了对高度的恐惧。他将世间所存、眼中所见,不停地研究、消化,然后存储在大脑的素材库中,需要时一切便自然浮现。
作品欣赏
金政基作画的灵感来源多是从影像书和平时生活的经历慢慢累积 ,形成庞大的素材体系。在金政基的这幅插画中,挤迫狭窄的寿司店中,老师傅手持利刃,在一条人鱼的鱼身上切片取材。老师傅的坦然,伙计的木然,以及一旁大快朵颐的食客的漠然,与任人摆布的人鱼构成了强烈反差,效果极为惊悚。
除了创作前的成竹在胸和创作时的下笔如神,金政基对自己作品最满意的地方,还在于作画素材的多样性和题材的广泛性。“可以这样说,无论是活的生物,还是人工制品,凡是眼睛能看到的都是我的素材,皆可入画。谈到创作作品的灵感来源,金政基说:“平时主要从众多的影像和书本中,还有经历的事情中努力寻找灵感,比较喜欢军旅生活,表现丰富的人体,机械类,以及动物类的题材。
在给画稿上色时,他多用毛笔水墨和水彩。至于纸张,金政基倒是不挑剔,除了最常用的200g图画纸和A4纸之外,凡是视野所及的纸张都能拿来作画。
绘画界没有真正的天才,令人顶礼膜拜的“人肉打印机”、“行走的素材库”金政基,不过是在不停观察研究他所能见到的事物,大到建筑、人物,小到目镜,不断研究结构,最后理解它们,存到自己的脑中。
文章来源:艺术设计的朋友们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资源仅供大家欣赏,学习交流,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共同维护好网络创作环境。
2022年十大设计趋势预测
2021日本字体设计年鉴电子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圭設計學社”(ID:qingguisheji)。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