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让世界停摆,但冰川还在继续融化”
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举办期间,欧洲各国的艺术家们纷纷通过作品来表达对全球环境与气候危机的担忧与关注。
其中,由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与苏格兰诗人罗伯特·蒙哥马利(Robert Montgomery)合作打造的灯光艺术装置格外惹人注目。整个装置由1000盏太阳能灯驱动,几排大字在奋力提醒人们:请结束这个以石油至上的时代,我们必须生活在阳光的恩典之中。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于1967年出生在哥本哈根,母亲是一位裁缝,父亲是一位厨师兼业余艺术家。在埃利亚松年仅4岁时,结束婚姻后的父亲只身回了老家冰岛,而他则与母亲继续留在丹麦生活。
©️ Olafur Eliasson
在大量见不到父亲的日子里,埃利亚松依靠画画来打发时间,也渴望“顺便”打动热爱艺术的父亲。而到了夏天,他则会前往冰岛同父亲共度一整个暑假。正是那些在雷克雅未克欢聚的时光,那些与冰川、火山、蓝湖和极光亲密接触的时刻,让他学会了感知自然、敬畏自然,也为日后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无限的灵感和空间。
凭借着对自然敏锐的感知力和独特的童年体验,成年后的埃利亚松顺利考入了丹麦皇家美术学院,开始了他延续至今的艺术生涯。
©️ Olafur Eliasson
A.绿河(The Green River)
在1998年柏林双年展期间,埃利亚松在施普雷河上进行了一次试验:从博物馆岛附近的一座桥上洒下一捧无毒但高度着色的荧光素钠粉末,让整条河流顷刻间变为绿色。
©️ Olafur Eliasson
在那之后,埃利亚松在没有事先通报的情况下,分别于挪威莫斯 (1998年)、不来梅(1998年)、洛杉矶(1999年)、斯德哥尔摩(2000年)和东京(2001年)等地的河流中倾倒过该环保染料。以此来警醒人们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 Olafur Eliasson
B.天气计划 (The Weather Project)
2003年,埃利亚松将一轮艳阳搬到了伦敦,吸引了超200万人走进泰特美术馆,也为自己的艺术生涯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个名为《天气计划》 (The Weather Project)的项目,是由数百盏黄色小灯组成的巨型半圆,并通过天花板上的镜面箔反射成为一轮视觉上完整的发光悬日。此外,巨大的展厅里充满了喷洒的水雾,观众可以在空间中自在穿行:略微的潮湿,丝丝的浓雾,像极了伦敦的天气。而在英国,天气绝对是百试不爽的尬聊话题。
在过去,尤其是农业经济主导的地区,人类不仅能与天气和谐相处,还将依靠它来维持生产和生活。而如今,对于城市里的居民来说,天气往往会成为一种滋扰。
因此,埃利亚松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来让大家从既有的背景中抽离出来,以一种新的方式来欣赏天气的复杂性,感受它的细微变化之于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他曾多次表示:“我对天气对人类情绪、体验和想法的影响方式很感兴趣,也为天气的不可预测性而感到着迷。”
C. 冰钟(Ice Watch)
2014年,埃利亚松首次在丹麦哥本哈根市政厅广场展出装置《冰钟》(Ice Watch)。2018年,为了纪念《巴黎协定》三周年和波兰COP24会议开幕,埃利亚松与地质学家秘尼克·罗辛(Minik Rosing)合作,再次将这件作品于伦敦重现:30块从格陵兰岛水域提取的冰川融冰,成圆形摆放在泰特美术馆前,随着时间自然融化。
©️ Olafur Eliasson
©️ Olafur Eliasson
往来的行人可以随意走进装置,观察或触碰这些来自北极圈内的“客人”。埃利亚松相信冰是美丽的,他鼓励观众靠近、触摸、聆听,甚至舔舐它们,从而让人与环境产生情感联系,切身感受世界正在经历的生态变化。
正如时间会流逝一样,我们的冰川,也正在加速消融。
D. 小太阳项目(The Little Sun)
小太阳是埃利亚松与工程师好友弗雷德里克·奥特森(Frederik Ottesen)在2012年发起的社会商业项目,旨在为世界上11亿居住在没电、没能源环境里的人们提供清洁、可靠、廉价的能源,提高全球的能源和环境保护意识。
©️ Olafur Eliasson
小小的太阳能电池驱动灯和太阳能电池驱动充电器,安全又环保地解决了埃塞俄比亚地区人民的关键需求。而因为阳光是免费的,小太阳产品在用户购买的几个月后便能收回成本。
©️ Olafur Eliasson
近十年的坚持,是埃利亚松投身环保的佐证,更是他慈悲胸怀的体现。
©️ Olafur Eliasson
在一篇名为《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疫情让世界停摆,但冰川还在继续融化》的展评中,作者提到:原定2020年3月14日于东京都现代美术馆开幕的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特展《有时河即是桥》(Sometimes the river is the bridge),因疫情被延迟了将近三个月,等我们终于得以见其面容的时候,已经是初夏的6月了。
这三个月期间,展览会的所有作品与装置艺术,都静静地放在与冰岛相隔万里的东京一隅,它们经历了一场行为艺术般的旅程来到这里,然后就立刻被疫情封存,像被冰川封存起来的猛犸象。
©️ Olafur Eliasson
这是奥拉维尔时隔十年后在东京举办的个人特展,在最初策划的时候,他执意要最大限度地维持这次展会的碳平衡,于是放弃了以飞机运送艺术品的惯常方案,计划用火车和轮船将自己的作品从欧洲运到日本。
“艺术品物流公司不愿意通过西伯利亚铁路运作品,保险公司也告诉我,想要投保必须用飞机运。”奥拉维尔在接受采访时这样回忆。但最终他还是说服了物流与保险公司,他们花了六周时间,途经德国,波兰,俄罗斯和中国,通过欧亚铁路将展会的所有作品运到江苏太仓,再从这里出发,乘轮渡运往日本。
©️ Palomar
希望埃利亚松所做的一切努力,都能在一个更好的世界中,得到回应。
参考资料:
5.《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疫情让世界停摆,但冰川还在继续融化》from 布林客BLINK.
编辑:xxyu
《品质+颜值+环保=?》
《持续新资讯 003 | “飞行园丁”的绰号不是谁都能驾驭的》
《灵感公告栏 VoL. 03 | 气候变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NOWAST3再叁”(ID:NOWAST333)。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