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名称:珊纳特赛罗市政厅
建筑设计:阿尔瓦·阿尔托
地址:芬兰 珊纳特赛罗
项目年份:1949
珊纳特赛罗位于芬兰中北部湖区,是一个可容纳3000人的小自治市,由佩扬内湖的三个岛屿组成。
阿尔托于1942至1947年为它做过整体规划,之后当地负责人邀请他为这座小城设计一座市政厅,要求具备当地政府办公室、社区图书馆、员工公寓以及可外租的空间等功能部分。
1924年,阿尔瓦·阿尔托来到意大利旅行,正是这次旅行,让他迷恋上了美丽的意大利山城。鳞次栉比的房屋,高挺耸立的塔楼,层叠蜿蜒的阶梯,纯净的城市富有自然的意趣,洋溢着自由与随性。意大利的山城作为他创作灵感的源泉贯穿了他整个生命。
设计师基于对意大利山城自然个性特点的转译和对市政厅在城市中价值的探讨,设计了这座集古典与现代元素于一体的珊纳特赛罗市政厅。
回型布局
市政厅建在一座低矮的山坡上,上坡上种植有郁郁葱葱的松树林,这并非传统意义上适合建造市政厅的选址,但是场地的高差为场地带来更多可能性,葱郁的树木也为场地增添随意性和自然感。
同时,基地位于两条路径连接小镇广场的节点位置。按照计划,市政厅的形式是中心对称的,它结束了朝向节点的阶梯状房屋群。因此建筑师选择在场地中置入一个低矮的回字形体量。
回字形市政厅在山坡上围合出一个封闭的庭院,阿尔托又用山坡上的土将庭院填满,这样使得小庭院高出地面一层。水平和竖直双维度上的分割使小院充满静谧的氛围,成为容纳书声、密语和沉思的良好容器。
高差的塑造同时带来建筑内外截然不同的体验:身处庭院内,图书馆和办公建筑只有一层高,配合庭院外围大片玻璃构成的通透走廊,使空间拥有公共可达性与亲和力,如同向民众们展开的柔软怀抱。
处在建筑外的行人们看到的却是无装饰的红砖铺就出的两层楼高巨大立面,威严肃穆,展现出市政厅在小城中的地位。建筑在室内室外的主要材料都是红砖,这不仅是意大利山城印象的转拓,也是关照芬兰战后资源贫瘠的状况。
为了使内部庭院与外界环境产生联系,也为了引导人们进入这个庭院中发生活动,南部的体量拿开,形成U型市政厅和矩形图书馆两部分。这种轻微的分离并没有破环建筑整体的围合与统一感,围合的院子与分离的部分之间仍然存在着张力,使静谧氛围保留。
将楼梯放置于被打破平衡的地方,楼梯与小城中的道路连接,同时楼梯形式采取如梯田般层叠延伸的自由式大阶梯,使庭院空间仿佛是在以楼梯的形式向外“倾泻”,产生一定流动性,引导人们前来。
珊纳赛特罗市政厅继承了传统的欧洲庭院—塔楼式市政厅形式,但这种处理方式使原本中心对称的传统平面形式脱离死板,生动的布局为场所注入活力。
想要到达会议室,需要经过一个略微狭窄昏暗的砖墙楼梯间。楼梯间的采光依靠东向的高窗,使楼梯间内部无法被外面的行人看见,楼梯上升一半的位置有一段转折,使得会议室内部被遮蔽起来,实现了空间的私密性。
在欲扬先抑的楼梯间之后,就来到尺度宏伟的会议室。会议室内部的空间是一个立方体,从地板到天花板的距离几乎与墙壁的等长。
天花板的斜坡与屋顶相相同,由两根中央横梁伸出的木质支柱支撑;屋顶完全由这些支柱支起,避免了阻碍内外通风的重型内部屋顶框架。光线从双层木制高窗泻进室内,使得室内空间生动活泼。
一层对民众开放
区别于传统的政府办公建筑,珊纳赛特罗市政厅对民众的开放包容程度,使它更像是一个社区集会的场所。
政厅首层各部分直接对外向民众开放:南侧图书馆下面是商店,东侧议会办公下面是银行和议会的辅助用房,功能分区明确;首层与二层互不干扰,使民众与办公的政府人员能够分别灵活地使用空间。
结语
无论是山坡上的选址‘路标般塔楼,还是围合的庭院、层叠的阶梯,市政厅身上一系列山城映像的背后,是设计师阿尔托希望将他在意大利山城中感受到的活力和自由献给珊纳特塞罗的人们。
珊纳特赛罗市政厅不只是一座象征权力和地位的办公建筑,更是小城中能吸引民众聚集活动,调动小城活力的枢纽。这才是阿尔托所探讨的,市政厅在这座城市中真正应有的价值,这种价值与功能主义的实用性形成鲜明对比,是对理性主义的否定,延续了他终生倡导的,将人的感受和体验放在第一位的人性化建筑主张。
图纸
资料引述:
编辑:雨阁
责编:大王妖
微信:blunt521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匠山行记”(ID:gh_d836161f0f54)。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