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仙暇一刻

当,仙暇一刻

你有没有做过这样的梦

身轻如燕好似会飞

只需一跃便能俯瞰群山

也能于云海穿梭

如飞鸟般自在

传统文化对“仙”有着特殊情感,它代表上天入地的无所不能者,是作为灵气与美的最高评价,也可以是参悟道法自然的精神追求。

古人求仙问道,如今依旧有不少人热衷仙侠故事,不过比起长生不老,现代人更愿意获得随性自然、超出凡尘的闲适。

寻仙,终究是要隐入山里。

而体味一刻仙暇自在,也必然是武当山。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



武当山,自古便带有传奇色彩。

传说,武当山主峰和西北峰形似水神玄武,峰顶又像燃烧的火焰,古代先民被认为这是水火既济的象征,便取“非玄武不足以当之”之意,命名武当。


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独领群山,四周群山向其倾斜,形成独特的“七十二峰朝大顶”奇观。

因此武当也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从名字到景致,武当山离不开一个“仙”字。

晴时,山峦连绵的秀美与林间飞涧的畅快相得益彰,好不自在。


雨后,岩层险峻与宫殿建筑若隐若现,似秘境如画卷,流连忘返。


绵亘800里的群山隔断尘嚣,此刻只愿化飞鸟花草,独享一刻静谧。



●○

○●


纯铜鎏金的金顶位于主峰之巅,俯瞰群山,多少人前往武当山只为到金顶,虔诚许下心愿。


但这并非武当山的所有绝妙。


紫霄宫、南岩宫、太子坡……每一处山峰峡谷,好像都少不了人与自然共处的痕迹。

武当山建筑群始建于唐代,宋元进一步扩建,在明朝达到鼎盛时期,你可以理解为探访道法的记忆,也可以视作建筑美学的突破。


红墙已剥落了些许,沿途石碑上的字迹经不住风霜变得模糊,但探出山腰、直视金顶的龙头香依然震撼人心。

只有来过武当山,你才能体会于悬崖绝壁建造宫殿的不可思议。

踏上天然石材铺成的山中道,伸手就能触及原始山谷的清风,转过身才发现山脚藏着一眼清潭。

而它仿佛也只等待山中人,一如千百年前。



●○

○●



甲骨文中的“道”字,是人在路上走的象形,而道家理学将“道”寓意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

在武当山,每个人能参悟各自的道。


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武术拳法,是一种道。

回归自然,听鸟鸣、赏花香,与世间万物共享一片天地,也是一种道。


卸下角色面具的一刻,你便融进了武当山的一草一木里,人,最终都是要回归自然里去的。

那多享用一刻闲暇,有何不可?

●○

○●



古时以日晷计时,光影变化记录时间流逝,城市生活里,时间是最珍贵的东西,但却常常会忘记留意光。

当不再错过每一次日出日落,生活会是怎样的?


晨起上山,看第一缕阳光透进山林,山影朦胧,天地好似上古混沌。

黄昏倦鸟归巢,最适合远眺红霞,把目光化作夸父的步伐延伸得再远些,待天光尽收回转过身,星河灿烂只在抬眼处。

只觉此刻,真正拥有了时间。

武当山中一日,便见过万般天地。

当,山不只是眼前山,人也不只是山中人。




EDITOR\编辑        PHOTO\摄影
阿歪提                   阿颜/沈略
DESIGNER\设计   
欢喜斑马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Wuhooo哦嚯”(ID:wuhoooya)。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