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筑】重庆礼嘉智慧馆:UHPC“Y形柱”设计系统 / Gensler

【观筑】重庆礼嘉智慧馆:UHPC“Y形柱”设计系统 / Gensler

由Gensler设计的礼嘉智慧馆坐落于重庆市礼嘉智慧公园内,是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的核心场馆之一。场馆设计中蕴藏着“匠心独运”,拥有“白云泛舟”的别致造型,就像一朵祥云坐落在白云湖畔。
白云湖与不远处的白云寨相得益彰,一汪白云湖水,天光与山影共徘徊,大自然能赋予建筑纯粹的美学意境。

建筑设计灵感源于重庆这座城市的地理特征——依山而建,年均雾日多,长江、嘉陵江两条河流在城内交汇。最终落成的建筑外形呈现有机、流动特征,与周边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设计之初,Gensler团队的愿景是打造一座既充分符合其定位需要,又完全融入周边繁茂自然的标志性建筑。以此为出发点,团队确定了“简约、关联、永恒、卓越、灵活、科技、体验、联通”的设计原则。

设计原则中的“简约”是指建筑的造型和空间均由“Y型柱”系统构成,“Y型柱”与机电等多系统合一,使得建筑本身无多余的造型装饰元素,体现出简约性与本真性。

“关联”则体现为建筑端部精心塑造的“Y型柱”结构,促使建筑主体、场地、景观三者关联在一起,进而交融成景。



“永恒”凸显建筑造型优美,比例舒展,通过白色的屋面、立面和铜色元素的点缀,在绿水青山间打造经典传世的建筑。

“卓越”更体现为建筑立面采用高品质玻璃幕墙,结合自动遮阳系统,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会议大厅采用智能化控制机电系统,打造国际水准的会议中心。

“灵活”具体表现为智慧馆的可调节性,室内分隔可针对不同活动进行调整。


实现这一流畅外形视觉效果的关键在于设计团队提出的“Y形”设计系统,从悬臂钢架结构体系到屋面板,从通风系统到外墙玻璃和照明系统,Y形的设计语言几乎贯穿场馆各个组成部分,以轻盈体态托起大体量场馆,令整个建筑造型具有和谐统一的美感。

在设计之初,建筑师严格甄选立面材料。在深入研究和材料比对,并与材料供应商和幕墙顾问充分沟通后,最终确定建筑“Y型柱”的主要材料为UHPC。而UHPC作为一种高强度、高韧性、低孔隙率的超高强水泥基材料,可以展现“Y型柱”的弧面美和飘逸的造型感,进而使建筑有种“灵动”之美。


在设计上也充分考虑到了施工建设的可操作性和便捷性。智慧馆形体为渐变流线型,采用大量UHPC构件组成立面,同时‘Y’的端头用统一大小的圆润构件收头,通过简化材料,大大降低了面材的加工难度和施工难度。

该场馆的室内设计同样由Gensler担纲,因此Y形的设计元素也在场馆内部得到延续。尽管室内设计更强调稳重大气的中式风格,但室内设计团队巧妙将Y形元素融入室内墙面弧形开槽和核心筒设计,实现室内室外有机统一。此外,室内铜门和装饰玻璃图案也有意呼应了重庆独特的地理环境。


大面积玻璃幕墙和屋顶天窗的设计帮助建筑最大化地实现自然采光,降低运营能耗的同时使人身处室内都能够享受到通体透亮的户外视野。采光良好的公共区域为前来参加博览会、论坛活动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宜人的休息空间。

为了更加高效且精确地设计这一复杂的几何建筑,Gensler建筑团队在设计过程中引入参数化设计。通过构建高度定制的参数化模型,设计团队只需更新一个参数,算法就能自动完成所有相关的更新,免去设计师单独负责更新每一个设计元件的环节。这一智能化方法的引入大大提高了项目效率,也让整个装配和建筑过程更加标准化。


从远处看,位于公园湖畔的礼嘉智慧馆如一片轻盈的云彩,与湖的名字“白云湖”相呼应。相较于一座突兀耸立于园中的巨型建筑,Gensler团队倾力打造的这座场馆以有机的形态栖息于自然并与之对话。
项目名称  Project :重庆礼嘉智慧馆
项目地址  Location:重庆两江
建筑设计  Architecture Design:Gensler
摄影 Photographer:William Yao / Vview Chen / Blackstation / Kevin Sun  



【延伸阅读】
声明:本文部分素材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后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更正或删除。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方观筑”(ID:Archfocus)。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