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的美丽与缺憾,国创需要怎样的《奇谭》?

《深海》的美丽与缺憾,国创需要怎样的《奇谭》?

  中国原创动画电影在刚刚过去的春节电影市场火了一把。截至目前(2月8日),欢乐满满、笑料不断的《熊出没·伴我“熊芯”》票房接近13亿,它并不是黑马,而是连续第九年推出贺岁片的“春节档钉子户”《熊出没》系列,凭借多年IP的口碑积累和精准的幼儿市场定位,发挥稳定;另一部有着沉浸式奇观的《深海》取得了近7亿的票房成绩,它不像《熊出没》一样精准针对儿童受众,而是面向更高的年龄段。电影自上映以来,以其天马行空的想象世界、丰富有趣的故事情节、奇幻绚丽的视觉效果深深打动了无数观众,但也有人对其剧情的表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近热门的动画剧集《中国奇谭》,也为国产动画“讲好中国故事”做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这些国产动画作品的亮眼表现受到了广泛关注,国产动画有哪些新尝试、新突破?本期通过解析这几部作品的硬核表现,来反思中国动画为何能出圈,又能火多久。——编者按

《熊出没·伴我“熊芯”》海报

《深海》海报

饱满的精神内核构建《中国奇谭》的中国风

施涵予、厉亦平 

   2023年初,《中国奇谭》一跃成为近期热度最高、好评最多的国产动画作品,这部原创网络动画短片合集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哔哩哔哩联合出品,现已突破2亿播放量,豆瓣评分达9.3分。剧集由八个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短片组成,糅合诸多中国民间文化元素,从古到今、从南到北,从乡土人间到未来宇宙,一个个精巧的奇幻故事,展现着中式想象力、承载着中国民族文化与哲学。

《中国奇谭》海报

  影片涵盖多种美术风格以及制作手法:既有传统的二维、剪纸、偶定格动画,又有CG、三渲二的现代技术,还有将素描与中国水墨韵味相结合的创新尝试,是创作者们对中国美学多视角的诠释。

  每一集都用短短二十分钟展现出一个兼具中国文化底蕴与时代特色的异想世界。《小妖怪的夏天》里为反派大王辛苦打工的野猪小妖,引发现代职场“社畜”的普遍共鸣;《鹅鹅鹅》改编自南朝志怪小说,采用轻灵怪诞的画风和含蓄的默片形式,留有多重解读与悠长余韵;《林林》是北国森林中人与自然的寓言;《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是温和质朴的童年遐想与乡土情结;《小满》用色彩吉祥的传统剪纸,细腻描绘了一段“童年阴影”的体验;《飞鸟与鱼》讲述未来科幻背景中的一次相遇;《小卖部》带来了老北京胡同里鲜活的烟火气;本周日即将播出的最终章《玉兔》,中国人大概都能猜到——故事发生在月亮上。

《小妖怪的夏天》海报

《鹅鹅鹅》海报

《林林》海报

  风格各异的八个故事,饱含不刻板、不说教的浓郁中国风,灵动有趣、富有蕴意。片中的奇谭如真似幻,它们所展现出的优秀能力却是脚踏实地的,全网的认可并非“奇谭”。中国美术学院动画与游戏学院副教授童元园评价道:“《中国奇谭》在哔哩哔哩平台播出,本身决定了其非商业化属性和受众的年龄段,而这些短篇幅且带有质朴感的动画犹如匠人手作般在某些层面上挑动了我们这代人记忆的神经,在被日漫和欧美动画裹挟的当下,唤起了大家一直印刻在审美基因中的中式想象。”

《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海报

《小满》海报

《飞鸟与鱼》海报

  动画与游戏学院韩晖副教授表示,很高兴能看到陈廖宇作为总导演的《中国奇谭》获得了这么多的关注,这八集影片中有许多位都是陈老师的学生,或许可以把这看成是中国动画教育自2000年以来蓬勃发展,历经20余年交出的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这些年来各个院校动画专业的毕设创作总是能发掘出不少优秀作品,不光是在国内,在国际动画影展上也屡获殊荣。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好作品有许多,而懂得欣赏和扶持发展的“伯乐”也非常关键。《中国奇谭》的成功也提醒了我们,动画作品艺术性固然非常重要,但要“破圈”收获大多数观众的喜爱,未来仍需坚持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小卖部》海报

《玉兔》海报

  讲述中国故事,是国产动画多年来坚持努力的方向。以近十年的国产动画电影为例,创作者们各自做出了多样的尝试。2015年的《大圣归来》对西游记进行重新演绎,掀起观影热潮。2016年的《大鱼海棠》充满了古代东方美学色彩,然而唯美动人的画面与差强人意的剧情,让这部电影成为了“偏科”的典型。之后,中国神话传说的改编创作成为主流,几乎每年都不缺席,《白蛇》系列、《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新神榜》系列等,尽管这些作品各有优点,但难免有观众感到审美疲劳:“难道国产动画只能逮着古代神话传说这几只羊薅了吗?”好在近年的院线也不乏优质的原创IP动画电影:《雄狮少年》关注到了本土乡村的留守儿童现象与传统舞狮文化;2019年的《罗小黑战记》大电影将现代背景与中国文化自然融合,以猫妖小黑的成长经历,生动流畅地展现出故事的世界观,探讨了人与自然、不同种族之间的共处方式,美术、叙事与立意都非常优秀,深受海内外观众的喜爱。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5)

《大鱼海棠》(2016)

《白蛇:缘起》(2019)

《白蛇2:青蛇劫起》(2021)

《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

《姜子牙》(2020)

《新神榜:哪吒重生》(2021)

《新神榜:杨戬》(2022)

  《浙江宣传》在《中国奇谭何以触动人心》中谈到:“创作出闪光的作品需要土壤,也需要饱满的精神内核作为支撑,不能只顾形式而忽视了对精神内核的挖掘;既要画面精美,也要能引发灵魂共鸣,为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神似胜于形似的文化作品才能既叫好也叫座。”

《雄狮少年》(2021)

《罗小黑战记》(2019)

  即使是备受好评的《中国奇谭》,也会有观众对个别不满意的剧集提出批评和建议。世界动画的冲击下,国产动画在摸索中逐步发展,观众的评价变得更加客观理性,而观众的高要求正是市场进步的体现。《中国奇谭》以现代语境讲好了中国故事,我们也期待有将来有更多佳作涌现,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丰厚精神财富。

(更多内容详见1522期美术报动漫版)

        


           
 
 编丨偲琪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美术报”(ID:meishubao)。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