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纳设计 | 国家工业设计中心及新型光伏逆变设备产业化项目方案设计

思纳设计 | 国家工业设计中心及新型光伏逆变设备产业化项目方案设计


       
       

       

△ 项目效果图


阳光电源——清洁电力转换技术全球领跑者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最早从事逆变器产品研发生产和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最大的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太阳能、风能、储能、氢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 鸟瞰日景效果图 Aerial view



       

△ 鸟瞰夜景效果图 Aerial view



01 | 项目概况

Project Overview



       


合肥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安徽中部、江淮之间、环抱巢湖,是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  、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中心城市、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  。



       


项目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总建筑面积约8~12万㎡,项目集研发办公、实验检测、研学培训、服务配套于一体,建成后将助推合肥绿色能源技术产业高端升级,引领行业发展,成为推动绿色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引擎。



       


设计团队结合业主服务特性,以“绿色建筑”“光伏建筑一体化”为关键词,结合低碳、零碳能源转型的战略机遇,助力打造低碳智慧园区、生态总部基地的城市名片。



       

△ 城市实景合成图 CompositeOf The Cityscape



         


02 | 设计概念

Design concept



       

△ 设计推导 Design derivation


“无限阳光+无尽转换”

商研智创与研发测试高度融合的“无尽环”,将阳光商研院和国家工业设计中心紧密联结,生生不息、能量永续。



       

       

△ 形体生成 Shapegeneration



       

△ 习友路东侧鸟瞰黄昏效果图



       

△ 海棠路沿街人视效果图



       

△ 习友路东南侧沿街人视效果图



03 | 规划设计

Planning And Design



       

△ 核心要点 Design Points


适中的建筑体量和尺度:

南侧研发办公建筑群组由4个6层体量,2个10层体量组成。建筑高度控制在40M以下,标准层约为1300㎡。



       


简约大气的立面风格:

建筑立面设计整体采用了现代简约的风格。南侧研发办公楼采用光伏板与玻璃结合的锯齿状立面;阳光商研院与北侧研发办公楼外观结合竖向线条,简洁明朗,呈现出理性科技的立面



       


优美怡人的景观环境:

以中心轴线景观为主,营造两个核心组团,辅以数个次要组团,屋顶充分利用营造休闲空间,整体打造立体生态景观



       


生态节能的建筑技术:

建筑立面采用了光伏玻璃,节能百叶外遮阳,幕墙双层表皮,可开启天窗,屋顶自然采光,园区内设置太阳能充电站,太阳能景观亭,太阳能座椅。



       


天际线分析:

充分考虑周边地理环境及项目建设情况,形成沿习友路东高西低,沿金桂路北高南低的布局。



       

△ 天际线分析 Skylineanalysis


交通分析:

园区内部交通系统与轨道交通系统结合,形成园区内外共享轨交。园区内部人流以最快捷、方便的出行。



       

△ 交通分析 Shapegeneration


车行分析:

商学院的车流主要通过海棠路入口进入,研发中心与物料的车流通过习友路入口进入园区,车辆分流有序入园.

RFID远距离卡、人员识别、车位数据等静态数据,同时停车管理也包括车辆实时进出信息,车位使用率信息和停车缴费等动态数据;园区运营者需要根据实时数据(静态数据结合动态数据)进行园区车辆的及时管理和分析



       

△ 车行分析  Vehicle Analysis


人行分析:

人车分流,便于分区管理。闸机可直接连接门禁系统、员工考勤系统、访客系统等,方便进行一体化的联动管理,有效管理出入人员,阻止不明人员偷溜进园区,避免园区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园区的安全等级。闸机可自动记录所有出入数据,传输回后台进行存储,有助于后期查询、追溯、统计与分析,也有助于与其他系统连接起来,建立一个数字化的整合管理系统



       

△ 人行分析  PeopleRow Analysis



04 | 办公模式

Research On Office Mode


开放的、灵活多变的、富有创意的办公空间场景为激发科技创新做出贡献。


       



         


将其功能在水平方向有序排列,在进行竖向叠合。在这样的前提下,建筑开间、进深尺寸通过模数化进行统一,使企业可以灵活、便捷地组合使用平面空间,甚至根据需求上下置换空间。



       

△ 产品研究  Product Research



05 | 绿色建筑

Green Building


结合环境条件,选择不同的生态策略,形成舒适的室外环境。通过建筑的布局、可开和的景观平台策略,作为调节室外环境的核心手段,以此减少空调的使用,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 景观结构



       

△ 光伏建筑一体化



         

△ 立体生态零碳立面



         

△ 研发中心入口及屋顶花园效果图



         

△ 研发中心屋顶花园效果图


06 | 技术图纸

Technical Drawings



       

△ 总平面图



       



       

△ 立面图



       

△ 剖面图



项目 | Project

国家工业设计中心及新型光伏逆变设备产业化项目方案设计| National Industrial Design Center And Industrialization Project Of New Photovoltaic Inverter Equipment Conceptual  Design 


地点 | Location

中国合肥 Hefei,China


设计团队 | DESIGN TEAM

上海思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CNASmith Group(China)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建筑没有圈”(ID:jzmyq2019)。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