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多家商场2022年销售额曝光:南京德基广场实现全年销售收入210亿元,同比2021年增长3.8%;杭州万象城销售额首破百亿,增长25%;宁波天一广场销售额71亿;宁波阪急全年销售53亿;成都银泰中心in99销售额超29亿……加上全国各地春节消费回暖的消息充斥网络平台,一时间,大家对2023年实体商业市场前景充满乐观和期待。
而另一边,刚刚过去的2022年,有数据显示,从大商股份、百盛等上市公司到伊势丹、大洋百货…2022年至少有42家商场发文宣布告别市场。作为行业平台,我们忍不住要提醒一句:对当前商业市场盲目乐观不可取。
01
42家百货门店退出市场
2022年12月,5家百货门店发布闭店消息。
首先是12月初,位于乌鲁木齐已开业20年的亚欣生活广场红旗路店被曝由于经营租赁合同到期将闭店的消息。据铱星云商查阅该门店公众号显示,亚欣生活广场将于今年焕新升级为“奥生城中奥莱”继续营业。
12月9日,上海置地广场商厦发布《告员工书》称“由于商厦与业主的租赁合同期限届满,商厦将于2023年1月31日22:00营业结束以后正式闭店终止经营”。据悉,该商厦已经营26年。
同样的12月上旬,南京苏宁环球购物中心宣布1-3楼将于12月5日闭店施工,4-11楼正常营业。据了解,该商场于2004年1月8日开业,营业已近19年。
12月16日,百联东方商厦(嘉定店)发布闭店公告,宣布因经营调整,门店将于2022年12月30日21:30营业结束后正式闭店终止经营。公告同时显示,该商场已经开业15年。
还有选择在2022年最后一天闭店的成都伊藤洋华堂春熙路店,它同时也是伊藤洋华堂中国首店,于1997年11月开业,已陪伴成都人达25年之久。
2022年11月,3家百货商场官宣关闭……
据统计,上述表格中42家百货门店中有36家公布了开关店时间,36家门店中有27家是运营已经超过了10年(包含10年)的老百货商场,占总数的75%,其中东山百货花地湾店于1995年开业,已经运营了近27年,上海置地广场、重庆远东百货均于1997年开业,运营时间达到25年;亚欣生活广场红旗路店、太原梅园百盛、重庆富安百货于2002年开业,也已运营20年,难怪这些百货门店的离开也被网友形容为“时代的眼泪”。
02
“持续亏损”或为老牌商场关店主因
老牌商场相继退出的背后,原因各不相同,或租约到期、或战略调整、或业主出售物业、或持续亏损等等。
比如亚欣生活广场红旗路店、上海置地广场商厦、海雅百货南城店、平和堂百货长沙东塘店、杭州下沙商贸城、重庆远东百货、重庆富安百货等均因为租约到期选择不再续约。
而对于更多的商场来说,持续亏损依然是关店主因。
重庆大洋百货就在闭店公告中指出:由于电商的高速发展以及近年来新冠疫情的影响,实体店消费持续低迷,此外重庆大洋还同时面临主要经营成本始终高企的严峻挑战,虽经公司多途径努力寻求解决方案,但仍未能改善经营之困境。
乌鲁木齐友好时尚购物城(昊元上品店)在闭店时也明确表示因项目持续亏损,且预计未来租赁期限内难以实现盈利。
一方面是租金上涨带来了经营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是疫情叠加带来的客流下滑以及顾客消费信心减弱,业绩压力已经成为百货行业普遍问题。
此外,经营十数年的老牌商场也面临自身业态、结构和设计老旧的问题,已无法满足新生代消费者的功能及体验需求;还有汹涌而至的新商业入市带来的降维打击,都使传统老百货不堪重负,备受冲击。
03
新时期百货业何去何从
“大浪淘沙”之后,百货行业如何修炼内功更好存活成为行业更为关注的事。
以重庆远东百货大都会店为例,在远东百货官宣离场后,大都会东方广场宣布将进行调改升级,根据项目方消息,大都会东方广场将进行内外全面升级改造,脱胎换骨,构建地标式建筑,蝶变成为更高端、更时尚、更可持续,独具特色的国际消费商业综合体。2023年1月7日,重庆大都会东方广场隆重举行了山茶花广场动土仪式,象征着大都会广场蝶变开始。据了解,山茶花广场将于今年年中呈现,致力于成为重庆IP及文化地标。
而远东百货也官宣将打造约8万㎡国际旗舰购物中心,入驻江北区观音桥商圈的重庆时代中心综合体T2栋。预计该购物中心将于今年内开业,致力打造全球高端商业消费目的地。
在业内人士看来,传统或老牌商场有以下发展方向:
一、百货店数量会减少,存活下来的门店需提档升级,成为引领区域消费的时尚地标。因为百货是实体店,实体店是有自身的服务半径的,只有做到成为区域中最高端门店和零售地标,以此为目标升级物业结构,提升中高品牌组合,做好服务和运营管理,赢得消费者、品牌商、员工和社区工作者的认同,才是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二、加快数字化建设,寻求第三方数字平台或自建数字化系统,专心研讨,挖掘数字化升级潜力,集中关注时尚全渠道客群需求。
三、做实复合化经营,借美国社区百货店扎堆广场式组合的经验,选择跨业态、跨品种的复合化经营,努力构建开放式经营场景,适应在后疫情时代,人们社交以及消费购买需求分散化、个性化、开放化的需求。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虽有很多老商场风雨飘摇,甚至走向消亡,但商业世界的残酷竞争环境中也催生出大批创新商业,吸引主力消费群的目光,成为了承载大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休闲目的地。适者生存,正是世界基本法则。认清形势,勤于学习,洞察消费需求,加快新陈代谢,才是行业人最应该认真实践的内容。
END
内容图片来自联商网、搜铺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睿商业”(ID:sylsysydc)。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