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1月中旬,我来到广州太古汇,专程参加「广州太古汇 · 在地文化艺术生活节」。在这里,一场名为「广场的时间」的论坛+市集+展览的线下活动,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以「广州在地文化」为代表的来自民间的强大力量,正在聚力推动中国城市公共性的发展。而商业空间作为其中极为重要的参与者,是否能有意识参与其中,某种意义上来说,将直接关系到行业与城市的共生关系。从这个角度而言,我认为,广州太古汇的思路极为前沿。
*本文为在地文化原创,于商业地产志首发。
*「皿口一人」首展《杂志,就这样Magazine,belike...》|现场/摄影:Simon©ZSDC
@AssBook设计食堂尤扬是兰州人,在上海工作生活多年,虽然不是本地人,但是她生活在此地,积极观察并建设此地,日积月累就成了「在地」的人。
*由AsBok设计食堂发起的「2021年元气城事奖」获奖项目:明室书房(上)、口袋公园(中)、寻谣计划(下)|图片由AsBok设计食堂提供
02.
公共生活为何重要?
从广场开始,
如何在空间中实现公共生活?
03.
如何判断公共内容
是否有效介入,
并非一场拉动投资的老游戏?
*COMPOUNDSPACE赤子空间|图片由赤子空间提供
*「影像中的在地性之巡江记」|摄影:乐子毅
在地圆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商业地产志”(ID:CRRCHINA)。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