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乡村餐厅精选案例|乡村振兴系列

10个乡村餐厅精选案例|乡村振兴系列

 

乡村餐厅建筑


作为乡村文旅的配套设施,

和谐融入村落、自然环境,

让餐厅、美食与环境同样治愈。

 
 

乡亲们的院子餐厅,浙江 湖州

设计单位:有点建筑设计

2022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结合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工作,促进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在此政策的鼓励下,安吉石龙村村民准备将自家闲置的院子改造成花园式餐厅,并委托有点建筑进行设计。
 
 

 
 
通过调研石龙村现有的餐饮店铺我们发现当地店铺以中式和欧式复古风格居多,大多保留了二十年前流行的装修风格,以大面积铺贴大理石的“土豪风”为主。因此为了与村里现有餐饮在视觉风格上拉开差距,同时达到较高的性价比,我们希望打造石龙首家现代风格的花园餐厅。
 


 

 

 
摄影:王乙童、林圭佳栋
 
 
 

湖州·小杭坑露营地咖啡馆,浙江 湖州

设计单位:有点建筑设计

2022
 


 

 
有点建筑设计受夏阳村村民委托对他们的自建车库和其前面的闲置院子进行改造。本次改造最大的难题是如何“无中生有”,将原本没有特点和故事性的车库和院子捏合为一个整体,并且拥有完整的主题,与周边八十年代自建房拉开差距,成为村子里的亮点与游客的驻足点。
 


 

我们由村中老房子的烟囱受到启发,烟囱是乡村建筑的特色,是城市建筑所不具备的结构。以烟囱为意向,可以唤起人们对田园牧歌生活的联想。一个带有抽象烟囱元素的主体,正是对乡村原始生活的映射和幻想。
 

摄影:有点建筑
 
 
 
 

 

山水柴院,四川 宜宾

设计单位:米思建筑

2020-2021

 
 

 


 
四川宜宾安石村,一个普通乡村,背靠碾盘山。村落阡陌相通,田塘错落,屋树交织,是典型的川西林盘。柴院居于村中竹林与水塘之间,基地隐秘,景观通透。建筑从四川民居入手,体现了对空间、材料、情境和体验的整体思考。
 
 

 

 
 
基于对四川民居结构和空间的转译与重组,建筑采取十字风车型布局。十字空间徐徐延展,嵌入自然景观。大屋檐沿周边水塘铺开,引入最大观景面。弧形内院似十字风车旋动而成,弧线灵动,内向静谧,阴阳交汇,水天一色。
 
 

 
摄影:存在建筑
 
 
 

《体验设计:唤醒乡土中国+重塑绿水青山》

10大体验设计方法论,18个世界级体验设计实践案例,2个国际获奖的中国乡村实践,放眼看世界,用不一样的视角思考中国乡村振兴,用体验设计留住行将消逝的乡村记忆。这本书应该可以给你的乡村实践或要开始的田园梦想带来启发和借鉴,并有着创新的方向,为你解决痛点、堵点和难点,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爆点和创新点!
 



 


 

水杉林餐厅,江苏 苏州

设计单位:goa大象设计

2020-2021
 
 

 
 
水杉林餐厅位于苏州市吴江区善湾村。2020 年,村落所处的钟家荡周边成为 “吴江美丽乡村”计划的启动区,农文旅产业为主导的乡村振兴计划将在此发生。水杉林餐厅所处的村落西端组团被规划为村落的公共客厅,goa大象设计承接了其中若干精品建筑的设计工作。
 
 

 
 
屋顶整体控制在 12 米限高范围内。每个屋顶单元顶部为采光窗,能让自然光以较为温和的方式进入室内。屋面系统分为三层:外层采用定制的三角形孔洞穿孔铝板,呈现为水杉的枝干纹理;中层为玻璃;内层则使用木格栅。
 
 

 
摄影:此间建筑摄影
 


 
 


 

右蔦乡村庭院餐厅,北京 延庆区

设计单位:阿穆隆设计工作室


 
2021
 


 

 
 
乡村庭院餐厅是当下乡村文旅盛兴后的周边配套,设计希望能保留住乡村的活力,何为乡村活力?活力,就是生长性,既要有文脉,又得有创新。这个创新要真正的基于文脉,而不是基于文脉的形式……
 
 

 

 


 
屋顶整面混凝土浇筑,梁柱间的衔接显示出结构间的力量感。波浪形矮墙使用水刷石作为饰面,与地面平整光滑的淡黄色水刷石,形成粗粝与平滑的材料对比。
 


 

 
摄影: 金伟琦
 
 
 

城里的月光CLUB,四川 成都

设计单位:岩川建筑

2020-2021

 
 

 
 
作为一个典型的乡村改造与乡村振兴区域,龙泉山已经成为乡村生活与现代休闲旅游相结合的区域。在这样一个既有传统乡村风貌,同时又具有现代生活气息的区域内,将一个原有的二层砖混农房改造成具有一定现代审美需求的新建筑,并且希望通过设计能为建筑及场地带来新的活力。
 
 

 

 
 
通过钢构形成的建筑空间,建筑内外之间形成了新的建筑空间层次。单元钢构的营建,在新的钢构单元与原有建筑之间,创造出了更具有场所感的空间存在,形成了更具有层次的空间体验。
 
 

 

 

 
摄影:存在建筑
 
 
 
 

石门猪舍里有机餐厅,浙江 桐乡

设计单位:其实建筑

2020-2021
 


 

 
 
石门镇是位于桐乡西侧的古镇。农业极为发达,是众多种类优质农产品的聚集地。有机餐厅,坐落于镇北的华腾牧业石湾猪舍里农场内。场内景观各类植栽如:槜李、甜柿、梨、香草等,并有水系贯穿其中,整个园区即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世界。
 
 

 

 
 
餐厅由两个单坡斜顶空间旋转六十度后,主体一角“破洞而出”,若湖上石舫。隔湖而立,可从墙体上的梯形长洞中远远窥伺到餐厅的一隅,见到一个“不完整”的内部,同时建筑西南角的入口门仿若巨大的“雕塑”,偌大的悬挑结构在临湖侧即曝露在观看者的视野之中,使人欲往近处探究。
 
 

 

 

 
摄影:吴清山
 
 
 
 

汤山星空餐厅,江苏 南京

设计单位:孟建民本原设计

2020
 
 

 
 
我们希望在自然环境中植入清晰可识别的形态,使得人们在远处即可辨识到公园的方位,也将人们的聚焦点由矿坑裸露的岩体转向建筑。建筑根植于小山丘之上,我们希望利用其高差,形成公园主入口空间的视觉焦点,与其它两组建筑形成“看”与“被看”的关系。这种处理手法,类似于古典园林中“阁”的布局关系。
 
 

 

 
 
厅的功能组成并不复杂,根据其使用属性,我们将其分为“后勤区”、“就餐区”和“眺望塔”三个体量,意在尺度上控制建筑的体量。后勤区位于底层,将原本不具备承载力的矿坑渣土置换成混凝土承台,作为餐厅的厨房、设备及管理部分。
 
 

 

 
摄影:Chencheng Kong
 
 
 

长漾里稻田餐厅,江苏 苏州

设计单位:苏州个别建筑设计事务所

2019-2020

 


王斌选择将一种现代主义建筑的绝对几何语言带入至这些不同的村落中。虽然它们在场地的具体性中往往会做出特定的回应——村上湖舍的线性体量在面向湖水之时被打散而更接近当地民居的尺度,并在立面上变得更为通透,而均采用三角形作为几何原型的陈溪乡便民中心与长漾里乡邻中心则借助具有导向性的开口建立起与周边环境之间的视觉连结。


另一个为内部空间体验平添张力的策略是对于斜面的巧妙利用。在上文已经提及的、顺着屋面倾斜的楼梯之外,王斌在二层楼板以及天桥与内倾的屋面之间,特意留出了一定的距离,允许视线的通过。这些“缝隙”,一方面使得楼板和天桥,在从下往上眺望之时,具有了强烈的“漂浮”感,一方面也使得倾斜的屋面能够引导高处的视线不由自主地往下俯视。

摄影:夏至、薛亮

 
 
 

一庭亭,浙江 桐庐

设计单位:亘建筑事务所

2018-2019
 


 

 
 
项目位于浙江桐庐,作为一个乡村酒店的独立会客厅和餐厅使用。建筑用地在整个建筑群边缘的台地上,拆除原址上一栋两层的夯土建筑,新建筑需要与原建筑的体量大致相当。
 
 

 

地面层的客厅是一种零零落落的感觉。上到二层,就像进了阁楼,立刻被确定的形体包裹起来,光线很暗,人们围坐吃饭,只有餐桌被打亮。窗口只裁切出竹林的片段,无头无尾,变得抽象。
 

摄影:陈颢、孙海霆


   

本文由:景观周 整理编辑,素材源于网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景观周”(ID:Landscape-zhou)。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