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创作中,有若干系列的作品同时推进的习惯。不同系列的作品选择不同题材,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材料语言,进行不同问题的探讨或实验。其中《物语》系列是我近几年中作品数量较多的,因其尺幅不是太大,所以迭代较快,题材倾向传统,画面追求当代。所绘内容或动物、或植物、或人工物、或自然物,从物与物之间探索绘画语言,在空间中组织画面,在图像中凝固时间。 ——皮理文 |
|
皮理文的画呈现出装置化的效果,是一种由画面中几何造型所引发的视效错觉而产生的“内容装置感”。思维模式凸显当代性,而内容与表现方式有极为传统,窗棂、竹影、湖石,祥云于他的画中统统成了借由拆解的符号。 ——刘梓封 |
时影 ║ 45cm×65cm ║ 绢本工笔 ║ 2022年
白驹过隙 ║ 绢本工笔 ║ 45cm×65cm ║ 2017年
霓竹 ║ 绢本工笔 ║ 65cm×95cm ║ 2019年
骐骥过隙 ║ 绢本工笔 ║ 44cm×64cm ║ 2016年
光阴 ║ 绢本工笔 ║ 44cm×59cm ║ 2018年
此时彼刻 ║ 绢本工笔 ║ 40cm×60cm ║ 2017年
可见一斑2 ║ 绢本工笔 ║ 45cm×65cm ║ 2017年
迷虹 ║ 绢本工笔 ║ 40cm×60cm ║ 2017年
如影逐形-2 ║ 绢本工笔 ║ 45cm×65cm ║ 2017年
石箜 ║ 绢本工笔 ║ 60cm×90cm ║ 2019年
时移 ║ 绢本工笔 ║ 42cm×82cm ║ 2018年
位移 ║ 绢本工笔 ║ 85cm×57cm ║ 2019年
心花怒放 ║ 绢本工笔 ║ 45cm×50cm ║ 2017年
知竹 ║ 绢本工笔 ║ 44cm×64cm ║ 2018年
只缘身在此山中 ║ 绢本工笔 ║ 40cm×60cm ║ 2017年
昼之夜 ║ 绢本工笔 ║ 40cm×60cm ║ 2017年
竹福 ║ 绢本工笔 ║ 44cm×64cm ║ 2018年
竹鹿宗源 ║ 绢本工笔 ║ 44cm×64cm ║ 2016年
竹鹿宗源-2 ║ 绢本工笔 ║ 65cm×75cm ║ 2016年
竹影徘徊1 ║ 绢本工笔 ║ 44cm×64cm ║ 2016年
竹影徘徊2 ║ 绢本工笔 ║ 45cm×65cm ║ 2017年
斑门弄斧-4 ║ 绢本工笔 ║ 44cm×64cm ║ 2016年
尺壁寸阴 ║ 绢本工笔 ║ 44cm×64cm ║ 2016年
河马亦马 ║ 绢本工笔 ║ 44cm×64cm ║ 2016年
可见一斑 ║ 绢本工笔 ║ 44cm×64cm ║ 2016年
如影逐形 ║ 绢本工笔 ║ 44cm×64cm ║ 2016年
时移世易 ║ 绢本工笔 ║ 44cm×64cm ║ 2016年
天圆地方 ║ 绢本工笔 ║ 44cm×64cm ║ 2016年
心有灵犀 ║ 绢本工笔 ║ 44cm×64cm ║ 2016年
惺惺相犀 ║ 绢本工笔 ║ 44cm×64cm ║ 2016年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七零后水墨”(ID:qilinghoushuimo)。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