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张旭《二月八日帖》

碑帖|张旭《二月八日帖》


 

编者按

 




 

 

 此作结字十分灵活,大小、疏密、正欹、扁狭等字形均随手拈来,毫无造作处。更为重要的是,此帖在字的取势上绝不平正而又能互相照应,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整体来看,此作以相对平稳的笔调开始,渐行渐活,继之以跳荡的连笔,字形也放开了手脚。之后,稍作收敛,结尾处干净利落。
 


 

 


 
张旭狂草书法欣赏《二月八日帖》2种(拓本+翻墨本);传为张芝之作,或为张旭所作。
 


 
张旭(675-750),唐代书法家,字伯高,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张旭的狂草代表了中国书法的最高成就,令后代无法逾越。熊秉明在《中国书法理论体系》中评论认为:“他创造的狂草向自由表现方向发展的一个极限,若更自由,文字将不可辨读,书法也就成了抽象点泼的绘画了。”所谓“极限”,就是顶峰。 
 


 


 

 
 

 


 
 
释文
 
二月八日,复得鄱阳等,多时不耳,为慰如何,平安等人当与行,不足不过彼与消息。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当代美术”(ID:dangdaimeishu)。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