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讲究
那时候过春节
给长辈拜年
是每个孩子必须学会的礼仪
那时候过春节
风车转、大刀耍
都是孩子们自己准备的节目
那时候过春节
男人们排一天的长队
能买到两瓶酒就已经很满足
那时候过春节
春晚的节目还没那么多
侯宝林的相声是每年最大的看点
那时候过春节
孩子们的娱乐活动不是玩手机
而是聚在一起放鞭炮
那时候过春节
踩高跷是必备节目
围观的人一茬又一茬好热闹
那时候过春节
老太太们不跳广场舞
大家欢聚在一起扭秧歌儿
那时候过春节
很多新人
趁着新年的热闹气氛结婚
那时候过春节
老百姓们攒一年的钱
就为了能过个富富有余的年
那时候过春节
全家人一起包饺子
有人盘馅儿、有人擀皮儿、有人包
那时候过春节
谁家有电视
大家都会跑去他们家看春晚
那时候过春节
家电区永远挤满了人
电视、冰箱、洗衣机特别畅销
那时候过春节
家家户户开始备办年货
集市人头攒动,吆喝叫卖热闹非凡
那时候过春节
满墙贴的都是年画
颜色鲜艳、喜气洋洋
那时候过春节
只要有一部收音机
就可以让大家伙围在一起
那时候过春节
最开心的就是小孩儿
一件新衣服激动得一个晚上睡不着
那时候过春节
一家人其乐融融
满桌饭菜看着都很香
那时候过春节
全家老小
一定要照一张全家福
那时候过春节
回家才是头等大事
火车站挤满了归乡的游子
那时候过春节
糖葫芦个多料足
买一串比小孩儿个头还高
那时候过春节
没有昂贵的衣服
都是妈妈亲手做的新棉袄
那时候过春节
对联都是自己写的
全家一起贴,期盼新年顺心如意
那时候过春节
女性们都喜欢去发廊
烫一个时髦卷发,从头开始
那时候过春节
姑娘们自己剪窗花
贴到窗户上是一件值得围观的事
那时候过春节
卖年画的特别多
每家都要精挑细选挂在家里
那时候过春节
大人会带着孩子
逛庙会、选花灯、赶年集
那时候过春节
专挑人多的地方去
大家人挤人逛庙会,年味儿特别浓
那时候过春节
除夕晚上
全家人一定要围在一起吃年夜饭
那时候过春节
老少爷们儿要相互敬酒
彼此道一声儿新年好
那时候过春节
孩子们天不亮就起床
因为他们要聚在一起放炮仗
那时候过春节
百货大楼里的人很多
大家忙着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
那时候过春节
踩着高跷的师徒四人
才是人气最高的表演节目
那时候过春节
摔炮、大地红、串天猴
还有一种叫二踢脚,威力很大
那时候过春节
街头巷尾冷不丁儿的
就被小孩子们从背后扔个炮仗
那时候过春节
心里有个执念
新年衣服不到大年初一
绝!对!不!能!穿!
那时候过春节
妈妈用地锅亲手蒸馒头
吃起来又香又甜
那时候过春节
大人才舍得买件新衣服
百货大楼永远都是最热闹的存在
那时候过春节
大家伙才舍得拿出压箱底的钱
去买一点瓜子和糖果
那时候过春节
才会舍得杀上一头猪
煮一大锅肉,满屋子都是肉香
那时候过春节
穿新衣戴新帽
迎财神也摆炉灶
又打鼓又吹号大街小巷多热闹
那时候过春节
不管离家有多远
都会赶在年三十之前回来
平时不常见到的兄弟姐妹们都能见着
那时候过春节
春节联欢晚会刚时兴起来
也是从那一年起
每年的除夕夜全家都会准时守在电视机前
那时候过春节
除了贴春联
还特别流行贴抱着鲤鱼的胖娃娃
那时候过春节
大街上总能看到舞龙舞狮子
图个好彩头、闹个红红火火
那时候过春节
必定要逛庙会看花灯
各式各样的花灯看得人眼花缭乱
那时候过春节
每家每户都要买炮仗
在院子里放个漫天响
那时候过春节
老人们像孩子一样开心
不图吃什么、就图一乐呵儿
那时候过春节
全家十几口子围在一起
过年守岁,不过12点不上床
那时候过春节
刘晓庆、姜昆、马季等人
才是真正的春晚第一主持天团
那时候过春节
赵忠祥老师致开幕词
如今斯人已去,不能见到他了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当代美术”(ID:dangdaimeishu)。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