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
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 范成大《霜天晓角·梅》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
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
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
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
骨清香嫩,迥然天与奇绝。
尝记宝篽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
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
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
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忆。
——辛弃疾《念奴娇·梅》
银河宛转三千曲。浴凫飞鹭澄波绿。
何处是归舟。夕阳江上楼。
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
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
——周邦彦《菩萨蛮·梅雪》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
去岁江南见雪时,月底梅花发。
今岁早梅开,依旧年时月。
冷艳孤光照眼明,只欠些儿雪。
——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
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
蹋散芳英落酒卮。
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
花尽酒阑春到也,离离。
一点微酸已著枝。
——苏轼《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茅舍疏篱。半飘残雪,斜卧低枝。
可更相宜,烟笼修竹,月在寒溪。
宁宁伫立移时。判瘦损、无妨为伊。
谁赋才情,画成幽思,写入新诗。
——扬无咎《柳梢青·茅舍疏篱》
玉堂深。正重帘护暝,窗色试新晴。
苔暖鳞生,泥融脉起,春意初破琼英。
夜深后、寒消绛蜡,误碎月、和露落空庭。
暖吹调香,冷芳侵梦,一晌消凝。
长恨年华婉晚,被柔情数曲,抵死牵萦。
何事东君,解将芳思,巧缀一斛春冰。
那得似、空山静夜,傍疏篱、清浅小溪横。
莫问调羹心事,且论笛里平生。
——朱晞颜《一萼红·盆梅》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陆凯《赠范晔诗》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
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
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李清照《临江仙·梅》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杜耒《寒夜》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凄凉池馆欲栖鸦,彩笔无心赋落霞。
惆怅后庭风味薄,自锄明月种梅花。
——刘翰《种梅·凄凉池馆欲栖鸦》
|另附水墨画梅帖|
画梅
水墨最能表现梅花的淩寒斗雪,铁骨冰心的风神骨气。
梅的种类很多,画梅的表现方法也不同,有圈梅、墨梅、红梅、粉梅、白梅、绿梅之分。画梅以圈梅最难,不下功夫难以入格。因此临本以圈梅为主,同时兼顾红梅、绿梅的画法。
圈梅法是一种用线条表现梅花的方法,这种方法由來已久,到南宋时已出现了专门的圈梅画谱《梅花喜神谱》。画谱按梅花不同的生长周期,从“蓓蕾”、“小蕊”、“大蕊”、“欲开”、“大开”到“烂漫”、“欲谢”、“就实”等八个阶段,画出了不同姿势动态的梅花一百幅,圈梅法发展到现在已是一种非常基本技巧。
圈梅最重要的就是线条的组织,因此在圈梅时不仅要按花卉的生长结构描绘,还要从线条的疏密虚实、穿插布白等方面考虑,这样才能发挥出中国画线条特有的魅力。
声明:图文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侗粮醇酒业出品百分百蒸溜酒
商务合作:13581760526
保真国画、原浆白酒:13321158965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画经典”(ID:ghjdart)。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