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浮夸,不炫技,这个220㎡亲子宅用「一吨书」玩出不一样

不浮夸,不炫技,这个220㎡亲子宅用「一吨书」玩出不一样

这个用近一吨书打造的藏书阁之家》是本届营造家奖的高人气作品。设计师刘一汀极具个性,但她的作品不浮夸、不炫技,用最具包容性的无风格空间打造出了最「屋如其人」的家。
设计师从生活和工作都与书籍息息相关的屋主夫妇身上,提取出「阅读」这一核心关键词,将开放式的书架打造为空间布局的焦点,通过不同阅读场景和高低不同的书架,体现人与书、行为与空间的相互关系。这个极具包容性的被不同的时间感和文化感所填充,呈现出了居住者与空间充满张力的关系。

藏书阁之家 》

户型  2室

面积  220㎡

花费  200万

位置  北京,海淀区

以下图文均来自

好好住认证设计师@刘一汀

设 计 理 念



整个家的空间气氛都被「」所统领。这种统领下,那些被擦试过的书和木头,大大小小的具有生活痕迹的摆设,在不经意间展示出时间的轨迹和痕迹,也自然营造出整个空间的气场。这个气场会让整个家自下而上地产生一种非常真实的、自然的、饱满的生活状态这个家的场所精神也因此出现。

我们把家交给每个家庭成员,让每个家庭成员都可以独自生长,长出来的性格完全形成了这个家的性格,不管是替换、增加还是减少任何家具物品都是改变不了这种自下而上的生命力。



户 型 图


△ 改造前一层户型图

改造前一层的缺点:

1.空间净高度2400,刚需暖通管道铺设以及均衡正常生活高度需求较困难; 

2.原有厨房窗户高度容易造成邻里间视线干扰,没有私密性; 

3.穿套空间组合形式造成空间堆叠没有很好的区分; 

4.主要会客休闲区域不丰富,缺乏生活场景化空间,功能性居住空间过多; 

5.玄关使用动线缺乏生活惯性。


改造后一层户型图

结合业主需求,一层主要做出以下改造:

1. 采用空气系统解决空气流通及首层高度差的问题,在厨房,卫生间等比较低矮的空间做了综合设备统筹,进而释放出更高的区域满足人长期居住生活停留的空间;

2. 原有厨房窗户高度容易造成邻里间视线干扰,没有私密性,通过设计调整开窗洞口的高度以及窗户分割解决这一户型空间存在的普遍视线干扰和私密性问题

3. 设计拉长玄关和走廊部分动线,让楼梯坡度和缓,增加储物空间

4. 设计调整后增加生活场景化包括但不限于茶室空间,开放性会客区域,儿童娱乐区域且打破封闭格局用于满足孩童玩耍时的看护需求。使一楼作为公共区域,让空间开放流动,具有可变动性

5. 将空间用木作家具分割出一个用于照护使用的保姆居住空间

6. 原有露台空间利用率低,通过区域分割和调整打造独特的休闲娱乐空间,满足生活需求。


△ 改造前二层户型图

改造前二层的缺点:

1.二层顶部保温隔热性能较差,且屋顶一面倾斜,导致居住者空间体验不好,舒适度降低,视觉体验偏差; 

2.居住空间过于密集且过于空旷,利用率不高,使得走道空间密不透风; 

3.露台空间没有充分利用,造成空间损失。


△ 改造后二层户型图

结合业主需求,二层主要做出以下改造:

1. 二层顶部保温隔热性能较差,且屋顶一面倾斜,导致居住者空间体验不好,舒适度降低,视觉体验偏差,通过调整家具的摆放形式——顺应屋面倾斜方向,让居住者视觉效果达到不违背主要视觉空间的效果; 

2. 调整原有户型空间大且缺少储物空间,利用率低下的属性,打造成具有一个大套间(干湿分离主卧套居住空间)以及一个可开放的居住空间; 

3. 打造独特双客厅交流空间,对应开放性一楼会客接待区域,呼应二楼私密居住空间的交流陪伴; 

4. 释放阳光房空间,满足人对自然的渴望和陪伴需求,打造一个完整的室内自然景观空间,使室内空间室外化用来缓解居住在高强度城市生活中对大自然充满向往的需求。



玄 关



拉长走廊部分动线,让楼梯的过渡更加和缓,也增加了储物。一楼随处可见的书,随时可以拿起来阅读,哪怕是玄关。



客 厅



厨 房


因为楼间距很近有对视问题,我们调整了窗户高度,让视线穿过窗户只能看见室外花园,从而在视觉感观上带来并不是在公寓顶层的感受。



餐 厅


小朋友的游乐室也是书和玩具共存。



茶 室/保 姆


可以根据时间变动而变动的空间,等小朋友长大不需要住家阿姨的时候,这里就是可以坐下来的茶室。



露 台






二楼也有平行的家庭活动空间,以书中心作为展开,书的类型就趋于专业,八点以后家庭全部成员都要上楼学习看书。二楼每位家庭成员都有自己读书的角落。特点鲜明。



可以供男女主人同时使用的双人书桌,也可以看小朋友的学习区域,每个家庭成员既保持独立又亲密。



明快活泼且特征鲜明的女主人读书角。



儿 童 房




卧 室



卫 生 间



哪怕是卫生间的角落也散落着读物。



编辑 | 九三、阿璇

素材 | 刘一汀、好好住App


NICELIVING DESIGNER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营造家”(ID:NicelivingDesigner)。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