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画丨可塑性极强的数字绘画,画风幽默、讽刺、荒诞,隐喻对未来科幻的幻想

插画丨可塑性极强的数字绘画,画风幽默、讽刺、荒诞,隐喻对未来科幻的幻想

何大大推荐|总第3628



 

Alejandro Burdisio


 

ins:alejandroburdisio

来自阿根廷的插画师和漫画家
从事建筑图形工作二十多年有余
并利用业余时间创作数字创意图像
描绘了大量科幻、未来主义的场景
以试图通过纯粹的想象与日常生活
正式元素融合在一起
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Alejandro Burdisio从建筑学中学会了
透视、理解了空间并将周围事物、城市融合在作品中
同时,他在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观察力
对细节的把控力,并以教学为主
让学生深入事物的表面,了解它们周围的事物
包括所生活的现实社会政治和经济内涵

 
   
   

   
   
   
   

   
   
   
   

   
   
   
   

   
   
   
   

   
   
   
   

   
   
   
   

   
   
   
   

   
   
   
   

   
   
   
   

   
   
   
   

   
   
   
   

   
   
   
   

   
   
   
   

   
   
   
   

   
   
   
   

   
   
   
   

   
   
   
   

   
   
   
   

   
   
   
   

   
   
   
   

   
   
   
   

   
   
   
   

   
   
   
   

   
   
   
   

   
   
   
   

   
   
   
   

   
   
   
   

   
   
   
   

   
   
   
   

   
   
   
   

   
   
   
   

   
   
   
   

   
   
   
   

   
   
   
   

   
   
   
   

   
   
   
   

   
   
   
   

   
   
   
   

   
   
   
   

   
   
   
   

   
   
   

     
       

       

您在 Photoshop 中创建的一些作品与在画布上绘制的画布无法区分。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创作这些作品?你使用什么设备和技术?


       

虽然它们是数字绘制的插图,但我的意图是它们总是尽可能地看起来像传统的画布作品。我开始在数字画布上制作色点,然后开始研究颜色的几何形状,寻找光影。我使用的工作工具是 Wacom Intuos 3 数位板和 Photoshop CS5.1。我全职为电影和电视制作人担任插画师和概念艺术家。全彩色工作时间需要 30 到 48 小时,具体取决于主题的构图和复杂性。


     

     

       

为什么这个空中的交通工具、加油站和小吃店看起来像过去?


       

喜欢20世纪上半叶的美学和设计风格。这不是怀旧的问题,我只是看起来比现代风格更有吸引力,尤其是对空气动力学没有概念的经典飞行汽车的想法。我真的很喜欢漂浮和飞翔的旧东西的荒谬概念,这些旧东西在几何上不适合这个目的。


     
   

     

       

除了飞行交通工具,在您的画作中您可以清楚地看到,未来将会有一场非常大的战争,将我们真正引向世界末日。请说说,为什么这些故事会主导你的作品?


       

尽管冲突假设在人类的运作中一直存在,但我倾向于认为战争不一定预示着社会不对称的世界。我是所谓的第三世界或新兴世界(更优雅地说)的公民,贫困和不平等的情景是我每天都能看到的常态。尽管我们对未来可能持乐观态度,但当我们看到现在发生的事情时,反乌托邦和功能失调的世界的想法就会变得非常强烈。


     

     

       

您对迈出第一步的新手艺术家有什么希望?


       

我能说的是拥有并保持对绘画的热情,大量的奉献和练习,有耐心来克服挫折,最重要的是,乐于这样做。学习一切有助于提高艺术家水平的东西也很重要。致力于事物,致力于我们周围的事物,成为观察者并具有批判精神。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插画与品牌设计”(ID:sheji-520)。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