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纯也在地下挖了一个洞穴式餐厅「maison owl」

石上纯也在地下挖了一个洞穴式餐厅「maison owl」

"
     
「Maison Owl」住宅餐厅
     
     
Architects: junya ishigami + associates
     
Location: Ube City, Japan
     
Area: 270㎡
     


     
一个尽可能重的建筑
     
     
“我想要一个随时间推移而愈发厚重的建筑。它不具有人为打磨后精致的光滑表皮,而是自然的粗糙产物。正宗的料理需要这样一个场所,似乎存在许久,并且将继续存在永恒时间中。”
     

▲从外部看向餐厅

Maison Owl 是一座兼具法国餐馆和私人住宅的建筑。


业主希望创造一个“全新”的“老字号”餐厅,这栋建筑即是他的家和餐厅,也可以传承给子孙后代。每当客人来到餐厅,如同亲朋好友的到来一样,一些特殊的客户也可以留宿过夜。当餐厅不营业时,大厅就成为了一家人娱乐场所,或者是孩子学习的地方。


因此,在餐厅的平面布局中,餐厅在北侧,家在南侧,中间通过三个庭院分隔,可任意穿行在两个区域间。


▲住宅部分

▲中央庭院

同时业主希望这是一个尽可能重的建筑,因此一个粗糙而灵活的洞穴体量成为「Maison Owl」的初步设想。


为了获得与周围环境相似的体量与质感,设计师选择在场地上挖掘出沟槽与洞穴,用土方形成的负形体量作为模板来浇灌混凝土。

▲作为混凝土模板的洞穴和沟槽

在建造过程中,设计团队希望这是一个不断开发、包容和接纳现场所带来的“不精准”及“意外”,构筑一个可以内化自然扭曲性及不确定性的建筑。


更具体地说,设计过程在三维模拟和实际建造的不断对比融合中进行,体量的构建,和内部空间的创造随着不确定性因素的参与不断更改进化。


在建造之初,团队经历了无数次修改的体块模型转化为三维数据,并输入全站仪 (TS) 测量仪器中,以在导航系统中确定打桩点位。同时,施工工人手工开挖洞穴,不断使用iPad确认位置及形状确保精度。


建造过程尽可能保留了一些意外因素,如野草生长、土壤塌陷及其他人工产生的误差。

▲野草生长、土壤塌陷造成的误差

由于混凝土浇筑的模具是有机的土方体量,待混凝土凝固后,原先的土方模板被挖除,整个场地都浸染上了泥土。随着地质的变化,土壤的性质与外观也因地而异。


设计师原本打算将泥土冲洗掉,从而让餐厅以一个灰色的混凝土结构呈现。然而,现场对这个“土壤”建筑的外观印象深刻,设计团队也在此刻第一次感受到了洞穴氛围,因此最后决定保留泥土附着的原样,并决定用新的形象重新设计这座建筑。


▲泥土的附着,洞穴的氛围

在设计内部空间时,我们使用 3D 图像工具中可视化了建造图纸及被挖掘结构的实际表面坐标间的区别。通过重叠二者差异的过程发现了意料之外的新空间,并相应地更新以让建筑更好地栖息于此。


就此,建筑设计的过程被反转,并参考“新”建筑实际数据以确定如玻璃需安装的位置与数量、家具的布置与尺寸、机电设施的位置与节点等设计。

▲结合建筑体量进行设计的家具

「Maison Owl」接受不确定性,将混凝土块逐步演变为建筑。业主将在这里展开新的生活,经营一家餐厅同时,持续更新这一场所。


▲从卫生间看向庭院

▲从餐厅看向入口

▲平面图

▲剖面图

▲构造图纸

▲构造

造图纸

资料来源:
https://www.archdaily.cn/ 住宅与餐厅「Maison Owl」 / 石上纯也建筑事务所
编辑:雨阁
责编:匠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匠山行记”(ID:gh_d836161f0f54)。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