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建筑杂志新刊 | 城市总设计师特辑

当代建筑杂志新刊 | 城市总设计师特辑


近日,《当代建筑》2022年第5期杂志问世,特约编辑、深总院副总经理、执行总建筑师杨旭邀请读者一起走进粤港澳大湾区专家对城市总设计师制的实践与思考。



大家好,我是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的执行总建筑师、副总经理杨旭。今天我向大家推荐《当代建筑》城市总设计师特辑,同时我也担任本期的特约编辑。

在这一期中我们邀请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专家,共同探讨城市总设计师制实践与思考,通过制度与技术的创新,探索城市设计精细化实施管理工作模式,从而应对我国目前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复杂问题。

深总院的四十年是不断探索和创新的四十年。在新时代城市发展背景下,我们将继续运用城市总设计师制,进一步探讨和解决城市设计实施面临的复杂问题。

本期特约编辑:杨旭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执行总建筑师、副总经理

封面图片:宝安文化区表演艺术中心   

建筑设计:严迅奇建筑师事务所    

摄       影:张超建筑摄影工作室


卷首语

 04 | 廖凯 城市高质量发展与城市总设计师制的思考

专访

06

 | 

孟建民

 

深圳城市总设计师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学术沙龙

09 | 

从伴随式城市设计到总设计师制

主题专栏

19 | 孙一民 中观尺度的城市大型工程项目的科学营建——关于总设计师制度的思考

24 | 张晓春 安健 覃国添 中央活力区规划治理的范式变革——深圳福田中心区城市总规划师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30 | 司马晓 单樑 显隐之间——深规院城市总设计师工作的深度实践

36 | 王富海 新时代面向规划实施的地区总设计师制度探讨

40 | 王晓东 城市建设管理中的技术服务平台

44 | 林毅 万慧茹 龙颜 罗琳 深圳国际会展城总建筑师实践探索

48 |
 黄宇东 邓然 黄皓彬 包磊

 东莞市中心城区重点片区总设计师制实践与探索

52 | 杨旭 陈志鹏 深圳市重点地区总设计师制度的思考与实践

56 | 王泽坚 龚志渊 王旭 关于总设计师制度实践的思考

设计作品

62 | SOM建筑设计事务所 深圳农商银行新总部大厦

72 | 严迅奇 宝安文化区表演艺术中心

82 | 深圳市欧博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深圳南方科技大学会堂

90 | 刘勇高 杨旭 深圳留仙洞创智云城(一期)

98 | 陈日飙 刘小良 徐舟 深圳粤港澳青年创业区(一期)

106 | 深圳华汇设计有限公司 深圳会展湾· 南岸广场

建筑评论

116
 | 
凌克戈 吉国华 冯果川 李传成

 

中国黄海湿地博物馆及盐城国际会议中心(上)

学者论坛

126
 | 
张燕来 沈青菁 周卫东

 

双生花: 闽台当代地域主义建筑
130
 | 
王田 张姗姗 吴桐 

有序运行,有机生长——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体系建构

观点
134 | 郦仲华 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的站城融合路径探讨——以杭州西站为例
137
 | 
黄向明

 与古为新——城市更新语境下新与旧问题的探讨

141
 | 
冯建明 李佳阳

 智慧城市中的智能化建筑表皮应用与发展

视界 144




中观尺度的城市大型工程项目的科学营建——关于总设计师制度的

思考

孙一民 |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可持续建筑与城市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央活力区规划治理的范式变革——深圳福田中心区城市总规划师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张晓春 |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安   健 |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城市交通研究院(智能研究院)副院长

覃国添 |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设计一院院长
针对传统城市规划与治理模式存在的规划、落地“两层皮”,实施效果无法保障的问题,深圳市依托福田中心区交通设施及空间环境综合提升工作,探索形成了“技术统筹横向到边、项目管理纵向到底”的城市总规划师制度。规划实现了交通、城市、景观、智慧四个设计统筹,以及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全流程质量把控,为率先打造安全、健康、幸福的城市中央活力区提供实践参考。
显隐之间——深规院城市总设计师工作的深度实践

司马晓 |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首席总规划师

单   樑 |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城市设计总监

本文通过分析前海、留仙洞、香蜜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

实践案例,回顾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规院”)全流程综合规划以总设计师工作方式的持续创新实践,其中既有以项目化伴随服务方式的“隐性总设计师”,也有以制度化方式明确的地区总设计师实践探索,希冀从技术方法、工作思路及组织模式上为我国城市总设计师制度的建设完善提供实践经验与发展思路。



新时代面向规划实施的地区总设计师制度探讨
王富海 | 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规划师

总设计师制正在走向“2.0 版”,规划实施是理解这种转变的重要着眼点。本文在自身实践案例基础上,分析了新时代下总设计师工作任务及需求的变化,认为总设计师制度要回归到建设好城市的初心上,根据当前条件下规划实施的需要,建立起更强调“过程合理”的总设计师工作新范式,进而在现有制度基础上,对地区总设计师的职责使命、角色定位、工作内容、工作机制等做出了新的探讨。


城市建设管理中的技术服务平台
王晓东 |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本原设计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技术服务平台作为近年来兴起的“总师制”的一种机制形式,具有服务提供方式和责任承担分配等方面的自身制度特色。在深圳前海合作区的规划建设中,无论在规划、市政领域,还是建筑与景观设计的管理领域,始终有它的伴随。作者从自身和团队多年来承担技术服务平台运作管理所做出的实践及探索经验教训出发,试图总结并叙述这种创新的辅助管理机制对当前社会建设管理工作的益处与探索意义。
深圳国际会展城总建筑师实践探索

林   毅 | 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万慧茹 | 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龙   颜 | 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高级建筑师

罗   琳 | 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高级建筑师
深圳国际会展城片区创新性地采用了“总规划师+总建筑师”的双总师咨询制度。在超大片区、超大型工程、超速建设背景下,双师并行制度可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进行系统性把控和微观实操,将上位规划与设计管理有机结合,以“软硬兼施”的方式对城市建设进行把控,为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设指挥部等有关部门做出高效决策,为深圳国际会展城高效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东莞市中心城区重点片区总设计师制实践与探索

黄宇东 | 东莞市自然资源局党组副书记,东莞市中心城区建设现场指挥部副指挥长

邓   然 | 东莞市中心城区建设现场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

黄皓彬 | 东莞市中心城区建设现场指挥部技术组副组长,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策划与城市设计所所长

包   磊 | 东莞市中心城区建设现场指挥部技术组片区专员,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策划与城市设计所副主任工程师
在“双万”新起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区叠加”“双核驱动”等背景下,东莞规划建设工作面临对品质和承载力的更高要求。为高品质谋划、高水平建设、高效率推动各项重点项目落地,东莞在中心城区重点片区先行先试,创新引入总设计师制。本文主要回顾总设计师制在东莞中心城区的片区规划、开发建设、运营管理等工作中参与历程和角色作用,并通过总结与反思为东莞园区镇街和其他城市高品质建设提供示范及经验。


深圳市重点地区总设计师制度的思考与实践

杨   旭 |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执行总建筑师

陈志鹏 |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主任规划师
深圳市作为中国最早试点城市设计工作的城市之一,一直坚持实践和创新。城市设计在深圳规划设计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位置,但传统的城市设计实施模式已难以应对当前城市建设的新局面。城市总设计师制度成为城市设计实施制度的一种探索,已初步展现其效果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本文将通过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总设计师制度的实践案例,探讨对深圳市重点地区总设计师制度的创新模式。

关于总设计师制度实践的思考


王泽坚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副院长

龚志渊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规划一所副所长

王   旭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规划三所主任规划师
当下总设计师制度正在成为深圳城市设计实践的一个新领域,笔者本文结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在深圳市的长期伴随式城市设计服务的实践历程,从结构性的视角,提出在工作机制构建、工作内容深化等常规思考之外,对于保证总设计师制度实施效果而言,更重要的还有亟待明确的工作内容边界、基于效率提升的能力建设、基于正确把握用户需求判断实施方案方向所需要的观念和态度等。

                          
                          
来源 / CA当代建筑

- 建设美好人居,引领城乡未来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总院”(ID:SZ_SADI)。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