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老屋,早已斑驳,但温暖的记忆永在。
我喜欢画斑驳的老墙。老墙是旧的。给人亲切感。因为五色能令人消解意志力,变得爱听好话,江山倾倒,柔美会让人沉湎,相信谗言……大师的作品不粉饰太平,颜色很脏,因为世界就是这样的,黑色的石油、煤炭都是宝。曾经,我同高僧龙多诺布深夜长谈,他说,新华你能用毛笔和墨画出风、画出斑驳的光、画出辣、画出苦涩吗?你的毛笔要会说话,要有表现力。
中国文人,是贵族借给制,有吃有穿的,衣食无忧。不同于西方的商人文化,商人一定是重眼前的利益的。看重名色,做生意挑产品也一定会看成色。而中国文人对眼前苟且,不屑一顾。他不关心普通生活,生活自有佣人打理,重高洁精神,他什么都不缺,活在富贵中,缺的是长生不老,永葆童心,重养生,道家认为:淡泊可长寿,五色令人目盲。鲜美夺人性命。他们理想的生活是平淡,最高的味道是白开水,大味必淡。
相对于玻璃房子、玻璃制品,我更喜欢木头、土墙、混泥土的房子。更喜欢陶瓷的东西。在工艺品上我更喜欢丑的东西。我越来越喜欢这种泥土美学。我以为土是最养人的,土生万物。
老师说书法不光是造型,还有造迹,除了光滑的像印刷体的那一种,从甲骨文、青铜文、石刻文、木刻文…种类很多。形是伪装,迹是现象,古人以迹观天象,比如在千里之外看沙尘落的多少,知那里的气象……可否派兵。透过现象观本质。迹对心,看到血迹人会反应,看到刀迹人会反应…毛笔可以写出刀味,血腥,也可以写出平和。
中国人对书法的好夸语:锥画沙、江河水、担夫争道、屋漏痕、金刚椎……都是同自然物相对应的心理感应。
绘画作者刘新华简介
刘新华,画家,号刘意、刘焱。居北京,主任编辑,在大学学艺七年。高更和凡高这两有“高”字的高人说他看见“光里有灵魂”,我说我知白守黑,看见“黑白有魂魄”。看黑的有象、看白的有气。万物一体,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
画风解衣磅礴,朴厚大方,元气狼藉,不为先匠所拘。其形式背后是认知和文学的支撑。出生于书香世家,五岁随父学画,后广拜名师,曾得到著名画家李世南、程大利、聂干因、李津、武艺、曾翔指导,现随中国画学研究会、 湖社画会的早期成员吴镜汀弟子中国国家画院著名画家刘牧习画,终成自家面。
艺术观点:
我的绘画是热烈和阳刚派,我以为如果艺术没有像太阳一样照耀和温暖着人类的精神,给人类精神以自由的生发和成长,哪还要艺术干什么?我的绘画,正是要表达岀自由的阳刚的生命的力量。我的绘画是生长的,是开放的,进取的,是精神层面的表达。我不再是古贤的小学生,也不会去简单地再现生活。我要从自由精神的层面升华和強化今人的绘画,展示人类审美进程里今天的面貌。我会率性地表达自我,发展自我,深刻自我,強健自我,成为自我,做自己时代的艺术家。
人生观点:
看一个年轻人未来有没有成就,只有一个标准,就是看他有没有激情,什么是激情就是做梦的能力和追梦的勇气,五十岁后成就才会跟着你走。一个人知识很重要,但是经历更是很重要的财富。有了知识、经历、悟性,人生就只欠一样东西,那就是激情。我深信不疑!!!
创作很辛苦,看完请你点赞和留言!
收录于合集 #刘意新华书画
132
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刘意今语绘”(ID:liuyi20220906wx)。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