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半老男人,闲时不干正事,喜欢画画画、写写字、看看闲书、爬爬山。
“一个人只有当他抛开他不得不干的事,歇下来干他喜欢干的事时,他的个性才能显露出来,才会是一个内在的真我。”这是一个名人说的,我也深以为然。
我的单位在宣武门。早些年,隔三岔五我就会利用午休去一趟只有一站之遥的琉璃厂。我喜欢到琉璃厂看漂亮的古书装帧,到荣宝斋看精美的信笺。还喜欢看看古玩、看看古老的瓷器、看看砚台毛笔,顺带看看伟大美妙的绘画、看看妙不可言的字帖——逛这里有瘾。
而且我还专喜欢走小胡同。我就愿意看平常人家的古老门墩,看门前和门缝透出的一丛丛绿意。老北京人是很懂得生活的,他们会在有限的空间见缝插针地种植绿色,抬眼望去情趣盎然,透着生机,溢出一股生活的真味。春天时,胡同里还开着各种好看的小花。绿植小花中,胡同里的人下棋聊天,京腔京味,一派温馨。每次走进,我都好似进入到另外一个世界,别有意味,仿佛都市桃花源。
我欣赏古人的生活态度,他们对自然很感兴趣,年纪大了,懂得放慢脚步,慢慢来,一切自有天道节奏。他们喜欢自然信任自然,感觉像变戏法变出的化学玩意不通灵。比如盖章用的印泥,古时的印泥是上好的朱砂,而现在多被印油所代替。有一年一个从美国回来的东南亚朋友就托我买印泥,说一定要买朱砂的。我很欣赏她吃洋饭长大却喜欢咱们的老玩意儿。
古代人很可爱,也会玩,于是诞生了亲切温和的小品文。小品文是咱国人的精神产品,能够流传不衰,因“闲暇生活的乐趣”是其永恒的主题。小品文的题材很广,有品茗之道,篆刻之乐,盒栽之趣,游园之好,更有泛舟湖上,攀登名山,月下赋诗,凭吊江山——“其风格总是那么悠闲亲切而文雅,其诚挚谦逊犹如与密友在小火炉边煮酒交流”。而这些,都是玩,都是在找乐子。
林语堂说:“其形散神聚犹如隐士的衣着,其笔锋犀利而笔调柔和,犹如陈年老酒。”他还告诉我们,古人对宇宙万物和自己都十分满意:他们的财产不多,但情感不少,他们有自己的情趣,富有生活经验和世俗智慧,却又非常幼稚;他们有满腔激情,而表面上又对外部世界无动于衷;他们有一种愤世嫉俗的满足感,一种明智的无为;他们热爱简朴而舒适的物质生活。总之,古人很会玩,值得我们学习。
我写这篇小文也是在一个有细雨的早晨。九十点钟的太阳没有出现,我赖在被窝里随便写了写,旁边摆着《艺术鉴赏》和陈子庄的画。(刘新华)
刘新华一天的幸福生活
我的一天就是这样开始的,晨起夏热夫人大王梳妆,刘氏小鸡找食莫忙。
清晨阳光春风荡,刘家豢养小鸡忙。
创作很辛苦,看完请你点赞和留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刘意今语绘”作者:刘浪xh(ID:liuyi20220906wx)。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