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牛吹大了被打脸找几个典型房企的话,某华南的50强房企,至今还没上市的,应该算是一个典型了。
前两个月,他们家在很多媒体上刷屏,宣称自己的美元债兑付了五个多亿,虽然还有一小笔三个多亿美元的外债没兑付,但是那都是好几年以后的事情了。公司债务没问题,很安全,妥妥的。
事实是这样的吗?并不是。因为还是有一些知道内情的人,愿意出来说一下真相的。如下图:
这个消息是这家50强房企,内部高层悄悄告诉猫哥的,这上面的金额都是内部消息传出来的,公司里面都传得沸沸扬扬了。虽然这跟实际情况差异多大还有待验证,具体金额也只有他们家才知道,但是巨量私募债存在的这个事实是确定无误的。这家50强房企说得确实没错,他们家的美元债确实今年内没有需要兑付的,但是除了美元债,其他外债那就多了。
最主要是私募融资,比如香港的机构机构,给他们家就做了不少,单位以数十亿元计算。私募这个东西,因为监管比较松,大多只需要备案就行,资金去向只有房企自家知道。如果操作比较优秀,私募融资完全可以不体现在资产负债表里面,完全可以拿出去吹牛。
但是,总归是借的钱,迟早是要还的。这些私募融资,有一大部分金额需要今年兑付,这是一笔不小的数字,总的金额单位也是以十亿元计。目前好多私募机构,对这家50强房企的资金情况表示严重怀疑,已经有个别机构要求提前兑付,这样演变下去恐将引发集中挤兑。为什么这么怀疑?原因实在是太多了。
去年下半年这家50强房企的销售额出现了大幅下滑,销售回款极为严峻,同时全国各地有大量项目在打折亏损甩卖,比如广东区域就出现了大量的员工内部折扣房,工抵房。好些个项目的资金,都是这些私募投资的,亏的可都是别人的钱,怎么让人放心。现在他们家手里面可以用的现金,远远没法覆盖半年以内的债务,虽然他们家没上市,但是还是能查到一些数据的。
之前,借钱的机构还指望这家50强房企的物业能先上市,能够回血一波,用上市套现的资金还债一部分。但是十月份的时候,这家这家50强房企的物业上市也间接失败了,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这让大家都大失所望,有机构的大佬跟猫哥抱怨,这家50强房企私下做了不少工作,但是没钱始终是不行的,大家一直盯着的。这个消息,内地的机构也有很多知道了,纷纷收紧了跟他们家的资金合作,当下以收回已经放出去的款为首要任务。
从另一方面也可以印证,这家房企的资金情况大有问题。从去年8月开始,这家房企进行了累计规模非常大的裁员行动,一直持续到年底。比如,作为裁员重灾区的投资部,8月的时候还有大几百人,到了年底只剩30人左右。除了直接裁员,还有软裁员措施,比如强行调派集团各个部门的人去销售轮岗,有的去了几个月还是看不到回去的希望,自己就无奈离职了。
虽然他们家比较机智,裁员都是缓慢进行,时不时搞一批,化整为零钝刀子割肉般裁员。没有单批次大量裁员,怕被外界抓住,但是最终还是被他们家的前员工一一记录下来。不少离职员工,都希望这家房企的这些行为被曝光,免得更多人进坑。
这家房企资金的的问题,我们后续还会继续深入了解,欢迎关注我们后续发文。
本号有猫哥内部粉丝群和粉丝圈子,地产圈内消息最先分享,一对一提问,职场、行业、资讯、前沿消息都有,里面内交流极为活跃。到公众号主页对话框回复“加群”两个字,即会弹出二维码,即可扫码加入粉丝圈子。
另:猫哥收藏整理了几千份地产学习资料,包含工程、设计、成本、营销、投资、人力绩效、财务等职能部门的资料。在公众号后台对话框回复“资料”二字,会弹出链接,可进入直接下载几千份地产学习资料(已有几千地产人获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猫哥观地产”作者:猫哥观(ID:maogeguandicha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