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象艺术文献库 | 老舍《想北平》与宗其香画北平

势象艺术文献库 | 老舍《想北平》与宗其香画北平



   

宗其香,《东单洋溢胡同》,纸本设色,26.5 × 23.5 cm,1947年


2018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想北平》一书,这是一册老舍先生描写老北京风土人情的散文合集,书内插图皆采用宗其香先生的绘画作品。本文为书中同名散文,名篇名作,互为增色。


想 北 平

老 舍

设若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让我单摆浮搁地讲一套北平,我没办法。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觉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以名胜说,我没到过陶然亭,这多可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宗其香,《北海》,纸本设色,24 × 26.8 cm,1947年

宗其香,《太庙古柏》,纸本设色,23.5 × 26.5 cm,1947年

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做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地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儿,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

宗其香,《天坛祈年殿》,纸本设色,23.5 × 26.5 cm,1947年

宗其香,《前门箭楼》,纸本设色,24 × 26.8 cm,1947年

宗其香,《雍和宫万福阁》,纸本设色,26.5 × 23.5 cm,1947年

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啊!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这不但是辜负了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因为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

宗其香,《崇文门》,纸本设色,23.5 × 26.5 cm,1947年

宗其香,《故宫侧门》,纸本设色,23.5 × 26.5 cm,1947年

宗其香,《故宫午门》,纸本设色,23.5 × 26.5 cm,1947年

宗其香,《太和门》,纸本设色,23.5 × 26.5 cm,1947年

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虽然“近似”两字要拉扯得很远——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自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宗其香,《北平新春》,纸本设色,1947年
徐悲鸿纪念馆藏
论说巴黎的布置已比伦敦罗马匀调的多了,可是比上北平还差点事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几乎是什么地方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这种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经验中——天下第一了。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呢!

宗其香,《北平朝阳门外》,纸本设色,42 × 56 cm,1940年代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宗其香,《北平胡同》,纸本水墨,42 × 56 cm,1940年代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宗其香,《长城》,纸本设色,42 × 56 cm,1946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宗其香,《东单的早晨》,纸本设色,56.2 × 67.5 cm,1946年
中国美术馆藏

老舍《想北平》(北京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封面图即选用宗其香东单的早晨》(局部)
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对于物质上,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此地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即使算不了什么,可是到底可爱呀。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是多么省钱省事而也足以招来蝴蝶呀!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二层白霜儿呀!哼,美国的橘子包着纸;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宗其香,《金盏花》,纸本设色,45 × 34 cm,1946年
中国美术馆藏
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生产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从它里面说,它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大概把“南”字变个“西”或“北”,也没有多少了不得的吧。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者只有在北平能享受一点清福了。

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原载《宇宙风》一九三六年六月十六日第十九期)

冯宇 | 整理
张玉 | 编辑
势象艺术中心 2022年12月27日

宗其香简介


 
宗其香(1917-1999), 中国现代杰出画家,教育家。
1917年生于江苏南京。幼家贫,勤奋自学。1935年年加入中华美术会。1937年当徒工时,《山水》即入选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展。1939年考入中央大学艺术系。1944年毕业,即被徐悲鸿聘为中国美术学院(重庆)助理研究员。1946年随徐悲鸿北上,历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讲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水彩教研室主任、中国画系山水科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宗其香擅人物、山水、花鸟画,尤长夜景。宗其香是20世纪中国画改革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最早用西方绘画改造中国山水画而获得成功的画家,他在新中国山水教学、水彩教学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势象艺术”(ID:shixiangart)。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