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穗者》米勒(法国) – 世界名画鉴赏语音讲解(一百九十三)

《拾穗者》米勒(法国) – 世界名画鉴赏语音讲解(一百九十三)



拾穗者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介绍法国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 创作于1857年的《拾穗者》,这幅油画收藏于巴黎卢浮宫。



局部图

让·弗朗索瓦·米勒,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也是法国巴比松派的代表画家。

他创作的作品以描绘农民的劳动和生活为主,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



局部图

1849年,米勒携家迁居到巴黎郊区的巴比松村,在巴比松村米勒结识了柯罗、卢梭、特罗容等画家,在这个穷困闭塞的乡村,米勒一住就是27年之久。

他早起晚归,上午在田间劳动,下午就在小屋里作画。



局部图

米勒的生活异常困苦,但这并没有减弱他对艺术的酷爱和追求。

他在巴比松的第一幅代表作品是《播种者》。

之后相继创作了《拾穗者》和《晚钟》等名作。



局部图

《拾穗者》是米勒最重要的代表作,这是一幅十分真实美丽,而又给人以丰富联想的农村劳动生活画,描绘了农村中最普通的情景:秋天,金黄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无际,麦收后的土地上,有三个农妇正弯着身子十分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以补充家中的食物,画右边的妇女,侧脸半弯着腰,手里捏着一束麦子,正仔细巡视那已经拾过一遍的麦地,看是否有漏捡的麦穗,我们虽然看不清这三个农妇的相貌与表情,但米勒却将她们的身姿描绘出古典雕刻一般庄重的美感。




局部图

画面上,米勒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红、蓝二块头巾那种沉稳的浓郁色彩也融化在黄色中,整个画面安静而又庄重,牧歌式地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和米勒对农村生活的特别挚爱。


更多精彩

欢迎关注《银牌艺术馆》

小程序或微信公众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银牌艺术馆”作者:银牌艺术馆(ID:XMYPYS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