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两分钟,赏雕塑,听艺术,大家好!今天给大家介绍由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米开朗基罗于1498年创作完成的大理石雕像《哀悼基督》,又名《圣殇像》、《圣母怜子》,高175厘米、宽195厘米,收藏于意大利罗马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中的圣伯多禄大殿,这是除了《大卫》以外,米开朗基罗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米开朗基罗唯一一件有签名的作品,创作时年仅23岁。
作品表现的是圣经故事中基督耶稣殉难后,圣母玛丽亚抱着基督瘫然无力的躯体而无限哀伤的场景。圣母面容平静,目光中流转着淡淡的悲悯,头巾上参差不齐的褶裥却透发出不凡的精神力量。
作品具有强烈的写实技巧以及柔顺的肌理,米开朗基罗没有忽略任何一个细节,并对雕像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打磨。为了使作品呈现光彩,就连最细微部分,也用天鹅绒细心地磨擦,直到石像的表面完全平滑光亮,即使观众见不着的地方,也打磨得十分精细。
米开朗基罗采用了稳重的金字塔式构图,圣母宽大的衣袍既显示出圣母的四肢的形状,又巧妙地掩盖了圣母身体的实际比例,解决了构图美与实际人体比例的矛盾问题。基督脆弱而裸露的身体与圣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统一而富有变化,观者能从逼真的外形上强烈地感受到人物的内心痛楚。
米开朗基罗用光滑的人体和繁复的衣褶,透过细微的动态表情,窥视作品内在的情感,完美的雕刻技巧融合在作品的艺术形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圣母的美是直觉的,而她的哀伤是本质的,这一切使得大理石有了鲜活的生命。
END
更多精彩
欢迎关注《银牌艺术馆》
小程序或微信公众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银牌艺术馆”(ID:XMYPYS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