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赵志瀚 Ryan Chiu
摄影:Justin Cheng
疫情之下,拍卖业一度饱受挑战。然而,随着大家生活逐步恢复正常,市场终于明确地踏上复苏之途,相继擦新了诸多成交纪录。迎接新一年来临之际,让我们回顾2022的一众拍卖之最。
香港10月秋拍,苏富比带来何鸿卿爵士珍藏,以亚洲艺术罕有的晚拍待遇举槌,许多古董都引发几近疯狂的争夺战。
当中以一张明朝黄花梨交椅成绩最骄人,估价HK$1,000万,结果以10倍的HK$1.06亿落槌,连佣HK$1.24亿易手 - 不但刷新中式椅拍卖纪录,也是历来第二贵的中国古典家具,名副其实是「第一把交椅」。
明末 黄花梨圆后背交椅
中式椅拍卖纪录,史上第二贵中国古典家具
尺寸:71.2 x 67.2 x 102.8 cm
-
La Compagnie de la Chine et des Indes 艺廊,巴黎,1968年9月10日
-
Arthur M. Sackler收藏,1968-96年
-
Else Sackler收藏,1996-2001年
-
Elizabeth A. Sackler博士收藏,2001年
-
纽约佳士得2001年9月20日,编号254及封面
-
Nicholas Grindley,伦敦,2001年
-
何鸿卿爵士珍藏
拍卖行:香港苏富比
拍卖日期:2022/10/9
估价:HK$10,000,000 - 15,000,000
成交价:HK$124,609,000
如此金额,不但让本品刷新中式椅拍卖纪录,更令之名列史上第二贵的中国古典家具。首位为去年在北京易手的「天下一」巨案,第三位则属名导李翰祥旧藏的一对康熙御制大顶箱柜(汇率按落槌日计算):
明末清初 黄花梨独板架几式巨型供案(又称天下一),453 x 56 x 93 cm|2021年12月,北京保利,RMB 115,000,000(约HK$1.4亿)
明末 黄花梨圆后背交椅,71.2 x 67.2 x 102.8 cm|2022年10月,香港苏富比,HK$124,609,000(约RMB 1.1亿)
何氏伦敦大宅
何氏伦敦大宅
何鸿卿对艺术热诚慷慨,不少文化机构因而受惠,其中他与大英博物馆关系尤其深厚。
1992年,他把大量中国艺术收藏捐予大英博物馆,翌年获英女王册封爵士头衔;2017年,馆方把中国及南亚主题的33号展厅,命名为何鸿卿爵士展厅,英女王更亲临揭幕礼。
瓷器发烧友现在要是到访大英博物馆,必定要去看看大维德爵士(Sir Percival David,1892-1964)的中国陶瓷。这批世界顶级的珍藏,原本由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收藏,一度因为经费关系而几乎「无家可归」,幸得何爵士居中奔波协调,最终才得以栖身大英博物馆。
步入人生最后阶段,何鸿卿把绝大部份的早期青花瓷及玉器收藏赠予大英博物馆,成为后者近年最重要的捐赠人之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值点网”作者:值点网(ID:thevaluecom)。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