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诞芭蕾”《胡桃夹子》面前,所有大孩子也能收获幸福童年

在“圣诞芭蕾”《胡桃夹子》面前,所有大孩子也能收获幸福童年

1892年圣诞节前的一个星期,一部充满神秘、浪漫、欢乐的芭蕾舞剧在莫斯科马林斯基剧院首演,它就是根据恩斯特·西奥多·阿玛迪斯·霍夫曼的童话故事《胡桃夹子与老鼠王》改编、柴可夫斯基作曲的《胡桃夹子》(The Nutcracker)

在圣诞节的夜晚,女孩克拉拉得到一只胡桃夹子玩偶。她梦见这只胡桃夹子变成了一位王子,领着她的一群玩具同老鼠兵追逐闪躲;后来,王子又把她带到果酱山,受到糖梅仙子的欢迎……直到克拉拉从睡梦中醒来,脸庞依然挂着幸福的微笑

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芭蕾舞剧之一,有“圣诞芭蕾”的美誉。它之所以能吸引千千万万的观众,一方面是由于华丽壮观的场面、诙谐有趣的表演,更重要的原因是柴科夫斯基的音乐为舞剧赋予的强烈感染力。

在“糖梅仙子”片段的钢琴独奏中,芭蕾舞演员灵巧、轻盈的舞步跳跃着,旋转着,在足尖之下潺潺流淌出一串串水珠般跳动的音符,令人恍惚间看到音乐盒上的芭蕾舞小人儿旋转到了我们面前的真实世界。

与其他经典芭蕾舞剧不同,《胡桃夹子》是一部献给孩子们的芭蕾舞剧,为我们描绘了童年的神奇魅力。在1892年的首场演出中,很多群舞的演员都是附近学校的孩子;表演过后,柴可夫斯基还送给了每一个小演员一盒巧克力🍫。

第一幕的圣诞夜,克拉蕾和邻家的孩子们,在客人面前表演舞蹈时的进场音乐,是一首活泼可爱的进行曲:

第二幕, 胡桃夹子化身王子,带着小克拉拉来到了奇妙的糖果王国,糖果仙子跳起舞蹈欢迎他们。在竖琴悦耳的伴奏上,音色迷人的钢片琴奏出温柔的旋律,表示温婉美丽的糖梅仙子的来临。在一些改编的版本中,王子与克拉拉上演了浪漫的双人舞:

跟随他们一起舞蹈的雪花,仿佛从古典主义印象派画家德加的画布中走到舞台:

     

     

除了小雪花的群舞,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带有浓郁的异域风情。第二幕的插曲中,他分别创作了俄罗斯特列帕克舞曲、阿拉伯舞曲,以及基于中国采茶曲创作的民族音乐。为了吸引小观众们的兴趣,这三种风格迥异的舞曲分别采用用编舞展示了巧克力、咖啡以及中国茶的姿态:

第三幕的“花之圆舞曲”,是《胡桃夹子》中的著名圆舞曲,歌颂善良勇敢的女孩子克拉拉,此时,舞剧欢乐的气氛也达到了高潮:

从1892到2022年, 《胡桃夹子》芭蕾舞剧带着它独有的趣味与童真,在一百三十年间为一个个初入芭蕾舞世界的爱好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在俄罗斯,芭蕾原本是贵族艺术,但在苏联时期,劳动民众的地位大幅提高,几乎每一个普通人都拥有一项文艺或运动爱好,芭蕾也走下了神坛,成为了广大人民钟爱的艺术活动。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END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治愈美术馆”(ID:healinggallery77)。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