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末有赠书福利 ❤️
《爱死机》第三季在上线的第一天便成为了社交媒体的现象级话题。
相比于第一季中讨论度最高的《齐马蓝》《天鹰座裂缝外》等作品,第三季《吉巴罗》中似乎不见了科幻的影子,人们最津津乐道的是其华丽的演出和晦涩的剧情背后可能隐藏着的另一份深意。
在铺天盖地的拉美历史科普中,导演本人并未直接提及“隐喻说”,而是说明自己创作的出发点是关于“爱”这种情感本身的难题。这恰好反驳了社交媒体上关于第三季的普遍论调——《爱死机》只剩下“死亡”和“机器人”了 。
而关于另一大热单集《机器的脉搏》则指向了当下人们普遍的意义焦虑,配以诗意的台词和令人震撼的异星景象,或许可以说,关于美,关于意义,我们永远无法停止追寻的脚步,这和《吉巴罗》的创作理念不谋而合。
当下引起的讨论背后,或许是人们心境的映照。今天,让我们从这种视角出发,试着重新看到《爱死机》中,还能有什么样的解读。
“我们骑在科技这匹飞奔驰骋的骏马背上,如若冒险跃下,必然摔断脖颈。我们——或至少是大多数人——坐在起居室里观看能够移动和说话的图像。
我们乘坐时速达100英里的汽车奔驰在横跨大洲的宽阔柏油马路上,或是乘坐速度接近声速的飞行器在空中飞行。我们在气温可自动调节的房屋里居住,在耸入云霄的高楼里上班……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理想国|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8-12
《爱欲之死》
[德] 韩炳哲 著,宋娀 译
见识城邦|中信出版集团,2019-3
《爱,死亡,机器人》剧照。
“硫火山柱散布在火山沉积物平原上,仿佛一座座怅然独立的李普希茨硫石雕像。……她哭着穿过这些怪异的硫石像。泪眼朦胧中,仿佛它们正和她擦肩而过,向她身后走去。仿佛它们正一边走,一边跳舞。在她看来,它们就像一群女人,仿佛《酒神》……不,《特洛伊妇女》中的悲剧人物。荒寂、满心痛苦。像罗得的妻子一样孤独。”
“当一个漂泊者穿过漫漫长夜,为重负和深渊所累,依然彻夜激昂,他就常能鼓起勇气;于是猝死在他看来不是恐怖,反是妩媚诱人的幽灵。重负、修途和长夜,顿时一切皆消!”
《爱,死亡,机器人》剧照。
“随着自我逐渐弱化,自我存在的重心从自我转移到世界。这是一种‘亲近世界的倦怠’,而自我—倦怠则是一种孤独的倦怠,一种厌世的、摧毁一切的倦怠。前者“打开”了自我,使它变得对世界具有‘可穿透性’。它重新建立了一种‘二元性’,而孤独的倦怠则将之摧毁。人们能够重新相互关注,相互接触。‘倦怠成为一种途径,通过这种倦怠人们能够被他人触动,也能够触动他人。”
《倦怠社会》
[德] 韩炳哲 著,王一力 译
见识城邦|中信出版集团,2019-6
🤖️赠书福利📖
点击前往【惊蛰青年】公众号
你心里的声音,请让我们知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惊蛰青年”(ID:wakinglism)。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