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王剑
《东厂H2》160×210cm布面丙烯、墨2007年
《甲板上朗读的男孩》47×74cm纸本丙烯2010年
《悬崖》200×140cm布面丙烯、墨2012年
《隐秘》140×200cm布面丙烯、墨2013年
《江南H2》120×180cm布面丙烯2015年
《江南H6》120×180cm布面丙烯2015年
《环铁H3》180×150cm布面丙烯2016年
《金泽H7》55 x 74 cm纸本炭笔、丙烯2016年
《金泽H5》54.8×73.5cm纸本炭笔、丙烯2016年
《素描系列》一56×76cm纸本炭笔2018年
《素描系列》二56×76cm纸本炭笔2018年
《素描系列》三56×76cm纸本炭笔2018年
《素描系列》四56×76cm纸本炭笔2018年
《素描系列》五56×76cm纸本炭笔2018年
《素描系列》六56×76cm纸本炭笔2018年
《素描系列》七56×76cm纸本炭笔2018年
《素描系列》八56×76cm纸本炭笔2018年
《2021220》43x60x2cm石膏、丙烯2021年
《2021223》40x60x2cm石膏、丙烯2021年
《路上素描》之一 17×25cm综合材料2020年
《路上素描》之二 17×25cm综合材料2020年
《路上素描》之三17×25cm综合材料2020年
《独版画2021525》45X20cm铅版2021年
《独版画2021526》45X20cm铅板2021年
《独版画2021527》45X20cm铅板2021年
《独版画2021528》45X20cm铅板2021年
《季节》45X39cm木板、铅板、丙烯2021年
《季节12月30日》20X30cm陶泥2021年
《季节》240X180cm(二联画)丙烯2021年
240X180cm丙烯2021年
《20211114》100X80cm丙烯2021年
王剑日记:
1.回看每个阶段的画,像经过的脚印一样,深一脚浅一脚的。
2.整理资料,2018年画的一些素描,那段时间是病的最重的时候。
3.一幅细菌正在分裂的照片,往微观来看,人也是太多虑了。人只是在未知大与未知小之间一个不实在的存在。
4.西方建筑与绘画之间有某种内在关系,在西方艺术史中,建筑是比重很大的内容,但中国绘画与建筑之间的关系是很少的。传统绘画中,建筑常常是“点景”,即使专门的界画或壁画中反映的建筑也并不被重视,更不要说建筑与绘画之间的内在关系,它们往往是“互为附庸的”。
5.它脖子上的曲线与面部的直线真的是太美了,仿佛把一个东西抛出去,以为它就在某点停下来,忽然它又垂直的落下。
2021:
1.从某种角度来看抽象必然是工业化的城市的产物,它深层的结构与秩序完全属于脱离开自然的人,不再对自然表象的描摹。它的张力与混乱反映人与自然最后的一些纠扯,虽然仍保留着以绘画这种已经几乎没了生命力的表达的方式。
2.在南新园时用水墨每天对着窗外画写生,大概A3尺幅。在手工制作的厚麻纸上积墨。那时也画过一些更大尺寸的作品。不过后来渐渐对表现城市失去了兴趣。
3.不必要的东西都扔了,但是该留的细节仍然保留,可以看到宋人的审美。
4.我宁可读一本厚书,也不愿意去读一首长诗,短是诗意精髓,哪怕是一句不长的废话。
5.一天将尽,大部分时间是在睡觉。
6.手机拍的日常,去年和今年留下近五百幅照片,摄影与绘画两条既相似又不同的线索。
7.在沙发躺着歇会,最近画到无知状态。好像它自己往前推着,弄了会三弦。
8.实际上画到真黑才是淡,保持墨本身的特点而不是过多的用水稀释它,这就是淡。所以淡不是浅,淡是本来如此,颜色也是一样。
9.不同文明在造型方面贡献了不一样的东西,两河流域的艺术、埃及的,他们既在平面的纹饰方面创造了独特的语言,又在立体的造型上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中国早期艺术没有宏大的建筑和雕塑,但似乎对于特殊含义的纹饰有无限的兴趣,而希腊在吸收了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造型因素之后,创造了一种特别的立体空间的艺术,从两河流域的艺术开始,不同文明在各自不同方向看起来越走越远,但是他们在不同方向上都完善了造型在最开始的两条线索。
10.这些古代的建筑作品,如果不是作为实用,而是纯粹的巨型雕塑作品,也许更加震撼吧,那种扇形的台阶形成的人工质感与自然岩石之间的对比如此的美。
11.如果时间只是一种运动,那这种运动是否有方向,还是我们并不确切知道究竟朝着什么地方运动。
摄影作品在“极简主义大展”现场(新加坡)
工作室照片
王剑简历
1972年 生于邯郸
2004年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研究生课程班
现工作生活于河北大厂
个展
2018年 相遇:约翰·麦克林 · 王剑,偏锋新艺术空间,北京
2016年 无非物,偏锋新艺术空间,北京
群展
2018年 极简主义:空间、光与物,新加坡艺术科学博物馆,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新加坡
2017年 十年,偏锋新艺术空间,北京
2016年 诗性的抽象绘画——2016抽象艺术第九回展,偏锋新艺术空间,北京
2016年 北京798印象贵阳站(第二单元),贵阳
2015年 向内——中国抽象艺术第八回展,偏锋新艺术空间,北京
2014年 抽象艺术第七回展,偏锋新艺术空间,北京
2014年 抽象艺术新一代,寺上美术馆,北京
2011年 水墨中国——中意国际艺术交流展,那波里;罗马
2009年 墨迹——七人水墨展,南通中心美术馆,南通
2004年 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南京
&:
ANDEREAS BLANK’STUDIO
Hilde Overbergh’ Studio
走入欧洲艺术家工作室-亚历山德拉·N·温特伯格 Alexandra N. Winterberg
走入欧洲艺术家工作室- 马蒂亚斯·肖韦克 Mathias Schauwecker
Du·学着访谈>
策展·中少年>
国内外展览系列精选 >
柏林展览现场:抵抗要点 Points of Resistance
POINTS of RESISTANCE IV: SKILLS FOR PEACE 柏林画廊周隆重推出
Poppy and recollection—黄佳、夏鹏、王凯凡、Clara Broermann抽象联展
POINTS of RESISTANCE IV: SKILLS FOR PEACE-(柏林画廊周隆重推出)参展艺术家作品
CY • TWOMBLY -赛•托姆布雷
展览现场:变奏 - 新千年以来的青年艺术
中谷芙二子
ART 22 条 >
关于ART 22 条 —— 孙策篇
关于ART 22 条 —— 沉默篇
关于ART 22 条 —— 杨重光篇
收藏&生活-陈石ChenShi
德意志归来-夏鹏 XiaPeng
德意志归来-杨重光YangZhongGuang
德意志归来—吴霜 Wu Shuang
德意志归来-张博夫 Zhang BoFu
德意志归来 - 徐升Xu Sheng
绘画艺术中的理想与情感 >
『绘画艺术中的理性与情感』于林汉 - “ 大于人”和“小于人 ”
新艺术生产力 >
毕业十年 >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u Laboratory”(ID:du_laboratory)。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