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红马品牌-新商业时代品牌专家 北京
—— 导语 ——
当我们在想
AI(人工智能)可否取代人类时
AI已经不知不觉间渗透到了
我们生活中的各个细枝末节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它的触角正在迅速向各行各业延伸,其理念、技术、应用更是在信息传播领域产生革命性变化。有了人工智能的赋能,AI新闻与AI音乐等新传播形态相继出现,现在AI绘画也已出现,AIGC迈入了新的领域和更高的台阶。AI技术不但实现了对绘画载体的重构,也进一步重构了绘画的创作主体和传播主体。
本文梗概(全文阅完约需10分钟):
1、 2023, 进击的AI绘画
2、 AI绘画的历史
3、AI绘画可以取代人类画家吗?
《空间歌剧院》
在这个变化后面,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就让我们先全面回顾一下AI绘画的历史, 再来理解一下, 这一年多来, AI绘画技术足以载入史册的突破发展。
不过, AARON的代码没有开源, 所以其作画的细节无从知晓, 但可以猜测, ARRON只是以一种复杂的编程方式描述了作者Harold本人对绘画的理解 -- 这也是为什么ARRON经过几十年的学习迭代,最后仍然只能产生色彩艳丽的抽象派风格画作,这正是 Harold Cohen 本人的抽象色彩绘画风格. Harold用了几十年时间, 把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表现方式通过程序指导机械臂呈现在了画布上。
这个模型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有一个原因, Google把相关源代码开源了, 因此第三方开发者可以基于该模型开发有趣的AI简笔画应用。一个在线应用叫做 “Draw Together with a Neural Network” ,随意画几笔,AI就可以自动帮你补充完整个图形。
从下图的作品集可以看出,这个创造性对抗网络CAN在尝试输出一些像是艺术家作品的图画,它们是独一无二的,而不是现存艺术作品的仿品。
其实一直到2021年初, OpenAI发布了广受关注的DALL-E系统, 其AI绘画的水平也就一般, 下面是DALL-E画一只狐狸的结果, 勉强可以辨别。
#03
AI绘画可以取代人类画家吗?
虽然机器生命在某些方面的确强过人类,不过人类独有的生命体验是仍然不可替代。这种需要人类进行数据投喂的智能程序,属于弱人工智能。在我们现在所处的弱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绘画程序,不论怎么精巧、强大,都没有自己的意识,只是从属于人类创作者的工具,这也是由艺术的本质决定。
即使有一天,人工智能真的发展到有自我意识了,传统绘画仍有其不可替代之处。人的艺术创作,是跟物质、跟真实世界的互动,画面从无到有的过程,是有触感、有味道、有人的精神参与的。只要人的肉身还存在,人类就会有对肉身感知、表达的持续渴望,其结果是,手工、手感、手绘会不断焕发生机,让传统作画方式回到艺术领域“收复失地”。
人工智能绘画工具,像摄影术的发明一样,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创作介质和可能。作为绘画创作者,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拥抱、利用这种创作工具。
•END•
【红马服务】
合作咨询 微信扫“马”
(添加请备注公司名,谢谢)
马已备好 即刻启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红马品牌”(ID:RedhorsesBrandi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