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 STUDIO | 光之家

323 STUDIO | 光之家

“光”
之于空间
犹如“空气”
之于生命
赋予建筑生命与灵魂
勾勒建筑点边界与线条
置身其中,万物流转,光影翩跹






建筑在地性



△项目位置



郑州,一座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区域,而这栋建筑则位于城郊的田园地带;作为南北朝向的狭长联排建筑,原建筑共4层,地上2层,地下2层(地下室的层高为5.5米,可分隔为2层,只有一个小的天井提供采光),朝南为主要采光方向,依靠楼梯间连接各个楼层,自带一个电梯。设计师在观察场地时发现建筑周边并没有很好的景观,就决定在场地内做一个内向型建筑。


原有地下室的空间占掉整个建筑的一半面积,但是地下室现有的采光只能让其用作一些无用的空间,为了提高整个地下空间的使用率,增加采光,我们想要在室内创造一栋全新的建筑围绕着光线。

建筑重塑




现代的混凝土住宅建筑机械,工业化,与自然脱节。我们刻意保留了原有建筑的混凝土质感。放射状的自然光是这个空间的形态来源。挖掉之后的天井就形成了全新的建筑外立面,整个体块用白色来诠释建筑的新生、纯粹。在这样的环境中,有机与机械化共生显得尤为重要。从2层和1层原有的建筑窗口引入光线,随着高度的下降,自然光的范围越来越大......


功能分布上,我们明确划分各个楼层的功能区,既独立又贯通。1层和地下2层是日常出入的主要的楼层,作为公共空间,相对独立的2层作为居住空间。屋主也有日常聚会的需求,所以我们尽量让各个功能区有更多的面积。

重新规划楼梯让每层的功能区有更舒适的动线连接。地下室和一层的楼梯采用了弧形动线,融合空间的同时,目的是围绕整个采光区域和串联公共空间的作用。一层到二层,公共空间到居住空间我们是把楼梯放在了更为私密的位置。堆叠的体块,强化线条感的同时,也是雕塑感的装置。

建筑新生‍‍








不破不立,创造光‍‍


△项目视频‍‍


随着楼梯踏入地下空间,光影与其交织,从平行光到天光,从冷光到暖光。光影流动的同时,既给予了空间特性,也给予了建筑生命......

当建筑原有的阻碍被全部消除后,纵向的通透既强化了空间体量,又最大限度的将室“外”光线引入了室“内”,由此剔除了空间“里”和“外”的界定,空间的交互便由此产生。


借助“体块”与墙面的交错穿插,“雕塑感”的楼梯便悄然而生;其“混凝土”般粗犷的质感,在强调建筑“纯净性”的同时,又强化空间形态,也赋予了“空间新的力量”。





拾阶而上,步移景异;光影的流转,让空间开始呈现不同的质感,明与暗的交错,似乎也在诉说空间里的情感。




衣帽间的发光岛台是本项目的原创研发产品。在背光的阴暗面,光依然是设计师想要表达的重点。它是轻盈的、多变的,它是光的雕塑。



负二层平面

负一层平面

一层平面


二层平面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 | 光之家

设计公司 | 323 STUDIO

设计主创 | 赵非

技术总监 | 陈然

项目地点 | 郑州‍‍

项目面积 | 420㎡

完工时间 | 2022年8月

部分品牌 | 鑫一光影、梵品、TT、威罗、百色熊、杜邦可丽耐

施工单位 | 河南艺道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摄影 | W M STUDIO



设计师


赵非


323 STUDIO创始人


赵非女士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后游学欧洲、日本等国。于2020年创办323 STUDIO。设计师在尊重项目原有特性、在地性的同时,做出与之对话的回应。设计师用建筑思维带入室内设计中,把纯粹的空间美带给更多人。





旨在帮助拥有前瞻性视野,想要做出实验性改变、重塑生活环境的客户群体,并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尊重项目的原有特性、在地性,做出与之对话的回应。寻找纯粹精简的设计语言,致力于打造每个项目的专属特性。坚持创新、技术并行的设计模式。


—END—

监制 | Linda

编辑 | Mas

策划 | Sansan

授权公司 | 323 STUDI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esigncool设计酷”(ID:designcool18)。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