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兰迪色是她被Dior、LV争宠的武器,陈冠希夫妇都是她的粉丝,她的裸体里没有“情色”只有“优雅”,

莫兰迪色是她被Dior、LV争宠的武器,陈冠希夫妇都是她的粉丝,她的裸体里没有“情色”只有“优雅”,


请大家先欣赏一下这两幅画。

虽然是裸体,但是很难联想起“情色”这个词。

世界纷繁复杂,有时候,简单些才能看清世界真正的样子。

这是我看到 Kelly Beeman(凯利·比曼)作品的初始认识。

穿过现实的纷繁和复杂,Kelly 用莫兰迪色塑造了性冷淡风的极简主义个个体去塑造女性的社会群相,在空寂的画面中,和主人翁冷静睿智的神态中将生活娓娓道来。

Kelly 现已是著名的时尚插画师,而且是Dior(迪奥)、Loewe(罗意威)、Chloe(克洛伊)等奢侈品和各种潮牌的宠儿,就连陈冠希都是她的粉丝。

她的画到底有什么迷人之处?

今天插画君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位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艺术,展示生活的插画师。

01

从小透明
到时尚界的宠儿

时尚界有这么一种说法——没有她就不时尚

也许,这么说有点夸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位来自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插画师用复古淡雅的东方韵味,干净极简的线条人物,和素雅的莫兰迪色块,征服了时尚界各大品牌。

👆Alexander Wang

👆Loewe


👆Dior



她以时尚为工具创造人物,叙述故事,让衣服来表达她笔下的每一个个体,探索现代文化中潮流和个人外观的意义。

比如,Kelly 近期与路易威登合作的针对圣彼得堡的旅行书籍系列插画。
干净的黑色线条,大量色块的应用,平面的画法,把形式简化到极致,只突出一些细节。画布上充满了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把城市的客观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她利用画中的主人公,“雌雄同体的女郎”,一张透明、无影的脸参与现代,并用遥远的目光探索这座历史悠久的俄罗斯城市。

而这样的绘画风格能屹立于时尚圈,是 Kelly 凭着一身胆量和毅力闯出来的。
如果没有学习画画,Kelly 现在可能是社会学家或者普通的文员。

大学学习社会学的她,对于插画完全是自学的。

虽然专业不对口,但她从来没有放弃对绘画的热爱。

那时,她对插画并不了解,只是根据自己的感觉画一些人物肖像。

Kelly发表在ins上的第一幅画

虽然当时的画不像现在那么精致,人物五官也很变形,但是,疏远的眼神、柳叶眉、乌黑浓密的长发、淡漠的表情……已经初步确定了 Kelly 之后的个人特色。

在以后的创作中,Kelly 渐渐发现,色彩和服装能让画中的人物有更多的可能性。从此,她与时尚就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Kelly 开始只是时尚界的一个小透明,直到一次巧合。

7年前,她尝试画了一组 J.W.Anderson 2015 早春度假系列模特插画,并上传到ins上,没想到,作品获得了大量的关注,并引起了 JWA 本人的点赞留言,JWA 和 Kelly 取得联系后,邀请她来看自己新一季的时装秀,并表示愿意一起合作。

就这样,Kelly 先后为 J.W.Anderson 和 LOEWE 画了新一季的插画,也是这次成功的合作让她名声大噪,各大品牌纷纷抛来橄榄枝。

无论跟哪个品牌合作,Kelly 独树一帜的强烈个人风格,与品牌都能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激发出1+1>2的效果。 

当仙气飘飘的 Elie Saab 遇到 Kelly,莫兰迪色调为这股仙气注入了一抹古典与素雅,给大众的时尚加入了一丝耐人寻味的神秘感和高级感。

同时,年纪轻轻的 Kelly 还举办了画展,吸引了很多人去观看,连陈冠希都成了她的小迷弟。他不仅多次去看展,还邀请 Kelly 为自己和妻子作画。


事业上的一个小突破,成为了 Kelly 职业生涯的熵变,从一个时尚圈内的安静角色,一跃成为圈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02

丰盈的内心

滋养极简主义


绘画是技术与内心情感的结合,想要画出好的作品,除了拥有基本的绘画功底之外,还要透过图片表达思想。
虽然 Kelly 的表现方式很简洁,依然能看出画面中带出的丰富深厚的情感。



在作品里,Kelly 用近乎冷漠的目光审视眼前的一切,用一种不在意的姿态忽视周边的环境,刻画出生活的冷峻感。 

无论身处什么样的情绪中,Kelly 画中的女性永远是优雅的。
莫兰迪清冷的色彩给整幅画面平添了些许诗意显得神秘、脆弱灵。


很多人说,在 Kelly 的作品中能看到毕加索的影子,特别是毕加索处人生低潮期的作品。

以蓝色、青色调为基底的作品,其中的愁思、哀绪、苦闷,如同5月法国忧郁的雨季。


毕加索《母亲和孩子》
Kelly 在人物塑造上借鉴了大师的手法,用极简的形式,表达出深刻的含义。
在他的画作中,线条虽然简单、寥寥数笔,却给人一种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干净又犀利的质感。



在生活中,Kelly 是一个温和、腼腆的人,但对于画画,“执拗”这个词来形容她最为贴切。
在她工作的地方,没有井然有序这么一说,堆满大大小小画具的工作室中,Kelly 经常花费十几个小时伏案,只为完成一幅画。

每一幅画,都源于她精益求精探索与坚持,她内心强大的信念感,成就了笔下自由绽放的人物形象。


任何事物都能激发她的创作灵感,比如一些个人经历家庭、梦境...她好像是世间万物的中转站,任何事物,Kelly 都想用艺术去解构,寻找一种耳目一新的出口。
Kelly说:“当代生活可能是一个异化最极端的例子,无论是相似性还是差异性,我们与生俱来的欲望将我们聚集在一起去寻找美。”


03

优雅永不过时


不难看出,Kelly 喜欢用实际的方式去表现女性,精致的女人、细长的身体、迷人的肌肤。
有人说,如果小说《蒂芙尼的早餐》的女主是一个当代女性的话,她会是 Kelly Beeman 的粉丝。
因为 Kelly 实在太了解普通女性了。

几个世纪以来,艺术都在孜孜不倦地寻找美的源泉,Kelly 却把画笔指向了女人的气质。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说:“美只取悦眼睛,而气质的优雅使人心灵着迷。”

在她的画中总能找到外部环境与女性情感之间的交融点,用作品去释放情绪,而又用女性的优雅去淡漠一切。

Kelly 用艺术的方式观察生活中潜在的摩擦,“我不认为我们现在能用更字面的方式关注它,即使它就在那里。”

有时,Kelly 的作品像是随机抓拍的人物肖像画。
女性们带着好奇心和脆弱性,将自己暴露于没有考虑过的事情时,容易展示出从未编辑过的真实性,从而放纵自己天生的优雅。

静谧冷淡的大块色彩在纸上勾画出一个个女性人物,有棱角,又恍惚没有棱角,就像女性在社会中的现状:自在,又不自在,在社会给出的相对自由中拧巴地活着。

Kelly 说:“每个人都困在自己的世界里,被困在某些奇怪的环境中。”


在当代的社会语境中,似乎有无数双眼睛审视着女性,而且只给女性一个正解,她们陷入焦虑,陷入自我菲薄。

女性应该追求的是,一种享受生活的状态。而这,正是 Kelly 的作品中最明显的特征。

Kelly 用画面创作出,每一个充满精致、自信、优雅、慵懒的生活态度的女性,用服装衬托出女性的美,而不是让女性去匹配衣服。

“我想让我画的女人无论穿什么,都显得舒服、自由、自信。”


无论在什么样的语境下,什么样的情绪中,Kelly 笔下的女性总显露出一种迷人的优雅。
这种优雅不造作,是女性与生俱来的气质。


活出灵魂的自信,才能拥有专属于自己的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插画与品牌设计”(ID:sheji-520)。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