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形态各异 活灵活现的龙 实属难得一见

如此形态各异 活灵活现的龙 实属难得一见


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我们从小就接受龙文化的熏陶。每年的正月十五,到处都是舞龙灯的表演。关于龙的成语也学过不少。比如,龙腾虎跃、龙飞凤舞、活龙活现、画龙点睛等,据说有人做过统计,含龙字的成语不下一百个,可见龙文化是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得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如火如荼,一些老品牌的产品得到了发扬光大。印象比较深刻的有武汉卷烟厂的红金龙牌香烟。那时候,红金龙香烟既大牌又实惠,很受烟民喜爱,逢年过节,能买到一条红金龙牌的香烟,大多是蛮有面子的人,更是一种有“路子”的体现与象征。

中国人对于龙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既有一种亲切,也有一种敬畏心,更有一种自豪。

龙,当然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文化,现实中并不存在龙,有的只是传说,只是抽象与具象兼备的图腾。但是,在中国的古建筑中,龙以各种不同的形态存在于建筑的方方面面。比如屋脊上的龙,屋檐上的龙,廊柱上的龙,甚至墙面、牌坊、琉璃瓦的端口都有龙的身影。更有甚者,建立专门的龙壁,如故宫里面的九龙壁等等。

这次在山西拍古建筑,特意对建筑上各式各样的龙进行了专题拍摄。比如,大同的九龙壁、五龙壁。据说,大同的九龙壁比故宫里的九龙壁历史更悠久,规模也更大。大同的五龙壁不大,很轻松就能拍好,但这九龙壁就不太好拍。因为壁的宽度达到了45米,而壁的开场很小,面对九龙壁,往后退不了多远,再广的镜头也收不进来。好在壁毕竟算是平面,用平移相机的方法拍接片是可行的,只是要保证相机始终在一条直线上,高度不变,焦距不变,相机的成象平面始终保持与壁面平行,同时尽量确保曝光量一致就行,否则就会失败。虽然接片是做出来了,但是在手机上看没什么意义。再比如,重点拍了晋祠博物馆中圣母殿的八根前廊柱上攀附的八条龙,这八条龙个个栩栩如生,如真如幻,是我见过地最生动的龙。还有平遥古城“市楼”上的木刻雕龙,也是形象生动,活灵活现,十分精致,绝对是木雕中的臻品。只是年代太久远,木雕上的灰尘满满,给后期增加了不小的难度。不过,结果还算满意。

有两张麒麟的照片也收录进来了,你看出来了吗?

总之,这次山西古建筑之行收获满满,既拍到了片子,也学习了一些知识,更是培养了拍专题的思维,提高了图片编辑能力。

有机会,还要去拍古建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超焦距影像”作者:超焦距(ID:chaojiaojuyingxia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