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加·马克森斯(Edgar Maxence,1871-1954),1871年出生于法国南特,他是一位活跃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画家。这个时间点差不多是后印象派之后、野兽主义画派出现之前的时间段。
马克森斯曾就读于巴黎美术学院,师从雷·德劳奈和象征主义画家古斯塔夫·莫罗
因此马克森斯通常也被归类为象征主义画派的画家,是法国新艺术运动的代表画家之一。
如果稍加注意的话,当我们在看埃德加·马克森斯的作品时,特别是在一些作品的头饰方面,埃德加·马克森斯画下的女孩跟中世纪有着很大的关系
你会发现她们的着装跟文艺复兴时期的佛兰特斯画家的风格很像,比如扬凡艾克的作品,那些头戴白色尖尖帽。
一直觉得这种头饰挺特别的,印象中,这种服饰好像出现在中世纪时期,所以看到这种盲猜的话,也有一定的概率限定其范围,但对这方面的知识目前了解得还比较少,后期一定找时间好好研究研究
在文艺复兴时期,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它跟中世纪的艺术传统分开得比较晚,这就是为什么总说佛兰德斯的绘画有一股浓浓的中世纪意味。
此外,在英国画派上跟中世纪有关的还有拉斐尔前派,拉斐尔前派的作品中,那些女性的脸庞总是独具一格,甚至总有种淡淡的忧伤。
在这点上,拉斐尔前派其实跟埃德加·马克森斯所属的象征主义有着很多的相同点。
他们都借助于文学作品、加上作品中的怀旧隐喻,采用严谨的绘画手法、还有那些中世纪神话题材
他们对于理想化审美的看法,不再致力于忠实地再现外部世界。我们知道,在整个绘画史上,有两种主要的表现方式
一种是客观地再现我们所看到的现实世界,比如现实主义、这类绘画就是现实中是什么样,画出来的就是什么样,也就是我们普通人欣赏绘画作品时,主要关注画家画得像不像
如果看到他画得栩栩如生、就会忍不住说,哎,画的很像、很逼真,瞬间就觉得这个人画功了得。
另一种则与之相反,主要是表现内心的感受和情感,比如画《呐喊》的蒙克等表现主义画家。
而是通过符号、隐喻和富有装饰性的画面,来传达虚幻的梦境,使之启蒙于人,这也是当时象征主义的显著特征。
象征主义,它作为一种艺术运动,其中代表性的图像被用来暗示无法直接描绘的更高真理。在其文学联想和对优雅的偏爱中,该流派与 19 世纪的浪漫主义绘画甚至新艺术运动有一些相似之处。
埃德加·马克森斯将高度训练有素的绘画技术与对中世纪和神话主题以及神秘意象的偏爱相结合,他尤其喜欢穿着奇装异服的女性形象,她们通常拿着或围绕着对她们的角色或地位具有重要意义的物品。
比如画中拿花的这个女孩,确实你会发现通过这些绘画元素、或者说是有了这些绘画道具的加持,整个画面感的氛围就提升了很多
——END——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西方油画”(ID:kautly11)。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