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物书店 | 继亨利·卢梭之后,“最天真的画家”

小物书店 | 继亨利·卢梭之后,“最天真的画家”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经历战争、家园被毁、妻子崩溃,

安德烈·鲍尚却绘制出了

一个如天堂般的世界。



 



自学成才的法国艺术家安德烈·鲍尚(André Bauchant)被称为是继亨利·卢梭之后“最天真的画家”,也被叫做“园丁画家(Gardener Painter)”。他的父亲就是个园丁,子承父业的他也喜欢植物,还经营了苗圃。


牧歌礼赞/乐园憧憬

安德烈·鲍尚 + 藤田龙司

 


出版社:東京美術

尺寸:36 x 27 cm

语言:日文

页数:350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鲍尚被征召入伍。服兵役期间,他的绘画天赋被发掘,负责野外测距和绘制全景草图的任务。“我像写信一样轻松地画出了目及所见。”


此前他从未参观过博物馆,也没有拿过铅笔或画笔。偶尔,他还会画一些明信片卖给战友。

退伍后,鲍尚回到家乡,发现苗圃已经荒废,妻子精神失常被关在精神病院。于是他搬了家,又在农场里找了份差事,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妻子。



 

▲ 鲍尚的自画像。

 

▲ 出门写生的鲍尚。



45岁时,鲍尚再次拿起画笔画画。他早上画画,下午耕种几英亩土地。尽管生活如此艰难困苦,但他笔下诞生的却是充满宁静和历史感的画作,展现了卢瓦尔河畔的伊甸园风景。


他的许多早期作品描绘了圣经或神话里的场景。战时,他曾去到土耳其的达达尼尔海峡,踏上过希腊的土地。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为希腊神话故事而着迷。曾经幻想过的风景,在他的眼前变得栩栩如生,并且永远留在了他的作品中。



 
 
 



1921年,年近50的鲍尚在Salon d'Automne举办了第一次展览,此后逐渐得到巴黎艺术家和名人的支持。勒·柯布西耶(建筑大师、现代主义建筑先驱)成为了第一个买家,此后也成为了鲍尚最大的赞助人。


“鲍尚,一位画家兼诗人, 因为他没有对审美的先入为主,没有顾忌,那种天真让他敢于尝试一切,并且产生火花,这种在知识分子的艺术家身上,经常是缺乏的。”

——勒·柯布西耶

在他的藏家名单上,不乏赫赫有名的人物——谢尔盖·达基列夫(艺术评论家、俄罗斯芭蕾舞团创立人)、佩姬·古根海姆(社会名流、美国艺术收藏家)、克里斯汀·迪奥(时装设计师、现代时尚之父)……



 
 
 
 



像鲍尚这样的天真艺术家,更多的是靠本能来创作,而不是知识和技巧。他最常见的绘画主题是花卉静物和人物风景,都是他熟悉的家乡风光,熟悉的花草植物。

他对大自然蓬勃的爱意跃然纸上。这种静物与风景的融合,因为花束尺寸与日常的差异,显得有些超现实主义。



 
 
 
 



相对植物和风景,鲍尚对人物的绘制,明显带着一种僵硬和笨拙,看上去甚至有些怪诞。

艺术史学家Nadine Pouillon分析道,“(画里的人物)仿佛被供奉在树叶中,表现出一种诗意和神秘的气质,让人想起中世纪的绘画。鲍尚使用哑光颜料,类似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湿壁画,同时,与乔托相似的色彩感觉,进一步加强了这种联想。”



 
 
 
 



在日本东京画廊,正在举办展览「牧歌礼讃 / 楽園憧憬 アンドレ·ボーシャン + 藤田龍児」,展出的正是安德烈·鲍尚和另一位日本艺术家藤田龙司的作品。

藤田龙司从20多岁起就以画家的身份活跃,但在48岁时患上了脑梗塞,第二年复发时瘫痪了,手臂不再灵活。经过艰苦的康复训练,他重新成为画家,开始画熟悉而平静的风景,直到去世。


牧歌礼赞/乐园憧憬

安德烈·鲍尚 + 藤田龙司

 

出版社:東京美術

尺寸:36 x 27 cm

语言:日文

页数:350

▲ 展览现场。

1873年生于法国的安德烈·鲍尚与1928年生于京都的藤田龙司,活跃在不同的时代和国家,但他们的作品都充满了田园诗般的氛围,让人联想到天堂的灿烂阳光。

然而,他们并非在优越的环境中创作,一个是经历苗圃被毁、妻子生病,一个是因生病半身不遂,在这样的恶劣条件下,他们却创作出乌托邦式的作品,散发出顽强坚韧的生命力。



 

▲ 藤田龙司展出作品。

 
 
 
 

▲ 画册内页。



或许我们没有机会亲临现场,感受两位艺术家的作品,但这本同名展览的图录画册,可以让我们对两位艺术家的作品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在他们的画中感受到疗愈。



部分图片来自图书出版社

editor_joyce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ittlething恋物志”(ID:littlethinglianwuzhi)。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