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硬的枕头,在中国!

世界上最硬的枕头,在中国!

在博物馆里

我们经常会看到那种

冰凉凉、硬邦邦的瓷枕

我一直有个疑问

古人用这么“瓷实”的枕头睡觉

头和脖子不会难受吗?


金代·定窑 褐地剔牡丹花擎荷娃娃枕
图自/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我们今天就来看看

古人是如何“高枕无忧”的?


瓷枕,如此诡异的材质,莫非为了让人睡觉时练就铁头功?

其实,瓷枕的发明要从早期人类讲起。那时人们捡一块石头、一根木头,或是搭建一个草垛,就可以作为睡觉时的头枕物了。

对于人类的第一个枕头,有石头说、也有木头说。可不管怎么说,我们都可以推断出,它一定是坚硬无比的





古人以木头为枕
图自/网络


到了商代,瓷器就已经替代木头,成为流行一时的“虎头枕”了。

在《旧唐书》里就曾提到:尝为豹头枕以辟邪,白泽枕以辟魅,伏熊枕以宜男


里面所说的不同动物形状的瓷枕,除了睡觉之外,还有驱邪避魔的作用。





金代·磁州窑黑褐彩雁兔纹卧虎形枕

图自/南越王博物馆


奇怪的是,当时已经有铜枕、竹枕、玉枕等硬材质的枕头,可为何偏偏流行的是瓷枕?

那是因为,古人觉得瓷枕温润光洁,夏天不仅可以祛暑,还可以明目。


李时珍就曾在《本草纲目》里官方安利过:久枕瓷枕,可清心明目,至老可读细书

除此之外,还有人说:是因为古人头发厚,睡硬枕也舒服。





赵丽颖古装剧
图自/网络


唐宋时期,瓷枕成为最有文化的枕头

在当时,艺术家们无一例外地将书法、绘画附在瓷枕上。


大唐用唐三彩枕绞胎枕来表达他的自由与奔放,而宋代则用青瓷枕白釉划花枕来呈现其简约与内敛。

透过大量的存世品,我们可以得知,唐宋是瓷枕的巅峰时期





唐·三彩印花扁方形枕

图自/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北宋·河北磁州窑瓷枕

图自/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在中国,就有一个博物馆,几乎搜罗了全世界最精美的唐宋瓷枕。


在这些馆藏的瓷枕中,你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时代瓷枕的艺术和文化,它就是——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馆藏瓷枕集合
图自/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如今,瓷枕虽已消失,但馆藏的文物却记录下了它的辉煌。

从1988年创馆开始,至今,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找寻瓷枕已经30年了


目前馆藏瓷枕数量有546件,而其中200多件都是由一个人捐赠的


为了纪念他,博物馆甚至以他的名字做了一个展馆《杨永德伉俪捐赠藏枕专题陈列》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图自/网络

可以说,没有他,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也不会成为世界上馆藏中国瓷枕最多的博物馆

在文玩圈中,他是鼎鼎大名的瓷枕收藏大家

马未都曾说过:我跟杨永德先生早年认识,他在当年的香港收藏家里,是特立独行的,他与当时香港收藏家们都不太搭界,那时候的收藏家,都热衷于买官窑,搞古玉器,但杨先生比较专一,他专买瓷枕


杨永德与太太
图自/网络


杨永德的真实身份其实是商人,与为了增值而购买艺术品的商人不同,他买古董纯属爱好。

早年他爱买古陶瓷和书画,而少有人知,他是中国最早收藏齐白石书画的藏家之一。


1995年,杨永德将165件齐白石书画的精品,送到中国嘉德拍卖,当时就拍下了198万元,正因为这次拍卖,促成了海外流失文物艺术品大量回流


2016年这些珍品再度开拍,创下5290万成交金额,可见杨永德的眼力之独道。


齐白石 花果四屏
图自/中国嘉德拍卖

上个世纪70年代,杨永德看到许多唐宋枕头不为人重视。


在他看来,陶瓷枕既是实用器,又是艺术品,其造型、釉色、装饰手法变化多样,他意识到这也是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遗产。


因为惜物,他开始疯狂收集各类瓷枕。

他说:我不是大富之人,但我要尽自己的能力把它收集保存好,为祖国文物出一力。


磁州窑诗文集合
图自/小红书·揽沧阁


磁州窑花卉及动物纹集合
图自/小红书·揽沧阁



北宋·白地黑花如意形台座枕
图自/小红书·揽沧阁

因为杨永德收藏瓷枕成癖。


后来,在香港的古玩圈甚至流传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有一个叫杨永德的藏家,这些枕头,甭管你卖给谁,最后转多少个圈,品相好的,几乎都转到了他手里,所以瓷枕在当时变得非常贵。


杨永德捐献的瓷枕
图自/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杨永德收藏的瓷枕是得到全世界认可的。

早期,他收藏的130多件瓷枕,曾受邀日本多家美术馆展出,如东京的根津美术馆、热海的MOA 美术馆,及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等等。日本人从未见过如此小众精美的中国瓷器


当时,瓷枕成为国内外文物界的热门话题。





杨永德收藏的虎枕
图自/小红书·揽沧阁


1985年,这批瓷枕回国之后,又被送到台北历史馆展览了两个月。其后,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展出后,又被送到法国巴黎的兰研美术馆陈列。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批珍贵的文物最后会在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安家

杨永德捐赠的这批瓷枕,年代由唐代迄元,其中以宋代瓷枕最多。釉色五彩纷呈,造型多样,我们以图为鉴,先来看看它们的颜值有多高。


晚唐·巩县窑三彩印花扁方形枕
图自/小红书·揽沧阁


清代·三彩蝴蝶形金钱纹卧枕
图自/小红书·揽沧阁


北宋磁州窑《枕赋》诗文枕
图自/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宋·磁州窑剔花褐地白牡丹花纹如意形瓷枕
图自/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这200多件瓷枕里,几乎涵盖了当时最具代表的南北窑口。


如北方产区的巩县窑、磁州窑、登封窑、宝丰清凉寺窑、定窑、耀州窑等
以南方窑口为代表的长沙窑景德镇窑等。



北方窑口
晚唐·巩县窑·黄釉绞胎菱花纹长方形枕
图自/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南方窑口
宋·湖田窑影青旋纹腰圆枕
图自/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北宋·磁州窑·白地黑花持荷娃娃腰形枕
图自/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不仅如此,瓷枕上的装饰风格和工艺,可代表当时瓷器工艺水平的巅峰


如唐代的三彩枕和绞胎枕,密县和登封窑的珍珠地划花纹枕,北宋定窑的白釉枕,还有磁州窑的黑白花枕,耀州窑的茶叶末釉狮枕,寿州窑的黄褐帖花枕...


辽代·三彩刻划牡丹纹如意形枕

图自/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宋·珍珠地刻牡丹如意形瓷枕

图自/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我们都知道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其存世量也不过70几件。


这些精品汝窑主要集中在北京故宫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以及海外大型博物馆中。


而杨永德捐赠的瓷枕之中就有一件汝窑天青釉的如意形瓷枕





宋代·汝窑天青釉如意形瓷枕
图自/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那是杨永德从英国苏富比拍卖行高价竞得的。


这件瓷枕表面施满天青釉,典型的香灰胎,开片密布,通过30倍显微镜观察,釉色中玛瑙结晶形成星光点状灿若星辰。

专家们根据这些特征,与1987年河南清凉寺出土的北宋汝官窑对应后,最终鉴定确认这件瓷枕为汝官窑瓷枕。


它是目前汝窑传世品中器型最大的一件,可谓是国之重宝。





杨永德汝窑枕捐赠仪式
图自/网络


杨永德凭借一己之力,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瓷枕收藏水平,提升为国内文博馆藏的最高标准。


他对博物馆最大的要求就是:把它们陈列出来,给大众共赏,千万不要把它们锁在仓库里睡大觉

他虽是商人,但骨子深藏着文人的大格局。





杨永德与同好研究陶瓷
图自/网络

他说:文物聚散无常,历代如是,暂得于己,固然快活,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把个人收藏供诸同好,得到美的享受,同时积累知识,增加生活情趣,大可丰富人生的体验。

直到去年,享年101岁的杨永德因病去世。


这位历经中国百年最动荡时期的老人,为我们在战乱中守住文化瑰宝,他是当之无愧的“爱国藏家”


一代藏家,灿如星辰
虽不耀眼,却自带光芒





你最推荐的博物馆,都有哪一些?

欢迎你的留言分享



   这位民国花美男,花费8.8亿买下了半个故宫。





撰文:大力
审稿:初恋、古一翻
海报:故宫博物馆藏·北宋 磁州窑马戏团瓷枕

图片:除特殊备注之外,图片均来自网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东家APP”(ID:idongjia)。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