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申明:本期内容为受访者独家授权发布
余洋
//////
好家伙!我们在七站发现一位宝藏画师
赤裸裸的隐藏强者!闷声干事到底有多野?
入行八年,其中两年在网易研发前线
六年服务于腾讯、莉莉丝等国内头部厂商
在外包商稿与个人私图间来回横跳
这大概就是研发公司最想找的人!
👇👇
余洋-个人作品
#01
以网易为起点的八年游戏美术经验
余洋,毕业于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动画和艺术学理论专业,曾经就职于网易,今年是入行第8年,期间服务过一些国内一线游戏厂商的项目。从最初被游戏美术图片吸引到后面明确了自己更热爱画图和设计,是一个希望能长久为游戏美术行业服务的人。
余洋-个人作品
余洋-《Fishing Hub Platformer》
7.GAME:最早是被您的《Child's PLAY》所吸引,和我们介绍一下这个世界观吧~ 这系列的创作立意是怎样的?
余洋:这个系列的出发点主要是想从儿童的视角来观察奇妙世界,同时也是我的另一个主题试验场。主要的灵感来源其实还是因为自己有了女儿,第一次能近距离观察小朋友是怎么理解世界与相互社交的,这也让我重新回味了一次童年记忆。
另一方面这个系列的标题多少带有点“小儿科,小菜一碟,不值一提”的意味,是我对自己目前水准的真实感受,也是因为我不想投入过高的期待,世界观一定要达到怎样的完整度和丰富度,我希望让小朋友们带我去,也许将来会有全新的面貌,比起引路人我更愿意当一个跟随者。
余洋-《Child's Play》系列
7.GAME:可以看到,人物 场景 氛围到插画您都有涉猎,那么工作中以哪方面为主呢?做过的项目哪个会更贴近您的创作喜好?
余洋:目前所接触到的项目主要以场景前期的概念,视觉开发等等工作为主,风格在卡通与写实之间不定期跳跃。
我很喜欢我为腾讯天美的Project-M这个demo做的工作,整个过程非常流畅有趣,让我印象深刻。其他的工作我也都尽量以兴趣来进行匹配与调整状态,我认为这样的心理环境下有助于我更加专注于专业方面的事宜。
余洋-腾讯天美《Project-M》项目图
#02
以本能做判断以知识做后盾的随心所欲探索
7.GAME:私图里什么题材和风格的创作会更吸引您?或者什么情境会更能刺激您进行创作?
余洋:故事性和纯粹的视觉风味是我作为普通玩家与观众时喜欢关注的点。灵感的来源有时候是一段文字,有时候是无意间在瀑布流中刷到的图,有时只是纯粹想尝试能否达到某一种标准。这些在我看来都很有趣,这种类似做实验的心态会对我产生一种没什么压力的刺激,我就是自己的客户和AD,大不了就放弃。能随心所欲地喊停在工作中是非常奢侈的。
余洋-个人作品
7.GAME:在场景设定的大关系和细节两者中,您比较看重哪一方面?如何在细节刻画和保持整体感中找到平衡?
余洋:以我浅薄的理解看来,二者并非完全对立的层面,前者是任何一张较为成功画作都会有的框架,后者是框架里填充的内容。我感觉好的细节并不会影响整体的关系,这种道理其实人人都懂,但真的想做到其实挺难的。正所谓“知道哪里不画”比“知道哪里要拼命画”有时显得更为重要。只是细节较为容易被大家一眼分辨,也容易让人沉迷。如果一定要区分重要性,那我想一定是框架更为重要。
“保持平衡感”其实是较为主观的取舍游戏,因为所谓细节也讲究一个对比度,有些艺术家很擅长精雕细琢,依旧可以获得很整体的效果,也有些艺术家与其将细节分毫毕现出来,他们更愿意暗示细节。所以我想多看,多思考,多实验是一个很好的感受这个跷跷板游戏的方式,找到自己的平衡点最为重要。
余洋-日常练习
7.GAME:您的颜色运用非常稳和扎实,日常会做哪些方向的练习来锻炼色彩这块?
余洋:色彩方面还是以速途为主,一般是分析和解构别人的作品或者截图等等。刚开始的时候会刻意追求练习的数量,后面慢慢就更加追求准确度了。下图是我刚入行没多久的一些日常练习:
余洋-刚入行时期的练习
我是非常依赖于参考图的人,除了色彩外,很多打光和氛围我都会提前构思好,并且找到合适的参考,哪怕只是参考60%也会尽量避免随缘上色。
余洋-日常练习
7.GAME:很多朋友在业余时间很难约束自己,您这几年都是自由职业状态,您会怎么协调好工作和业余之间的平衡?
余洋-日常练习
说实话工作和业余生活的平衡我做的并不好,这一行对我来说除了消耗时间和体力以外,对于心力和精神的牵制也非常大,我本身也并不是那类永动机一样的艺术家。我的老婆和家人对我的理解和帮助才是我现在能持续在艺术上探索的重要基础,这一点上我非常受上帝眷顾,很幸运。对于同行的朋友,我想工作效率的提升一定是平衡好工作生活的关键,除了非常努力以外,有时思考如何努力可能是更重要一点吧。
余洋-日常练习
7.GAME:您有许多“Daily”作品,这是工作外放松和灵感输出的主要方式吗?这些sketches在时间上会给自己设限吗?
余洋:是的,取这个名字主要还是确实不知道应该叫什么比较好,对我来说是很好的放松和回归。时间上没有非常严格的设限,短则2-3小时,最长的也不会超过2天。
唯一遵守的是如果一开始下定决心不将它画成长期作品,就一定要克制自己某些会增加工作量的选择,控制一开始的野心,想清楚本次目标在哪里,这样才会关注更加重要的方面。
余洋-日常练习
7.GAME:您前面提到了倦怠期,那么您是怎么保持创作激情,如何最大限度的释放自己的创造力?
余洋:我不太担心激情如何保持的问题,我想既然是激情,就一定会有退去的那一天。培养绘画的习惯与生活方式也许更适合我,目前在画私图的时候我会尽量不思考如何变得更有创造力这个问题,而是更希望以本能做判断,以专业知识做后盾的方法,随心所欲做我感兴趣的内容与风格。
倦怠期其实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对于急需产出或者有项目需求的时候,是否在倦怠期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服务好客户,让他们happy。而私下时间如果觉得枯竭或者是乏味,那就枯一会好了,几天不思考画画的事,世界不会毁灭。感觉倦怠其实是成就感系统失灵了,有时候可以逼自己一把,有时候我也会选择放自己一马。对于真的感觉到“一天不画画就会马上去世”的朋友,我想倦怠期从来都不会是问题。
余洋-日常练习
#03
市场够大+明确自己定位,想生存并不难
7.GAME:现在有能力的新人层出不穷,您觉得您的竞争优势是什么?您会如何保持自己的竞争力?
余洋:工作到现在对我来说,有一部分是心态上的修炼。在作品上不轻易妥协,工作中也别拿自己当回事,保持学习的热情,我想这是保持所谓竞争力的心法。
除此以外我好像从未思考过竞争优势的问题。这个行业有一种类似竞技体育排名的直观,又有追求独特和风潮,同时具备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波粒二象性”特点。因为比较了解自己的易焦虑体质,所以我主动不去思考这个问题。另一方面市场其实足够大,每个人能做好自己同时又能相对准确地定位自己,想生存并不难。
7.GAME:很多朋友都对自由职业很向往,您觉得需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很好的发展成自由职业?您刚开始从全职转为自由,有面临什么挑战吗?
余洋-腾讯天美《Project-M》项目图
7.GAME:在合作项目的选择上,什么样的会比较吸引您?
余洋-腾讯天美《Project-M》项目图
#04
艺术会有回应,少一些无意义的焦虑
7.GAME:用一句话形容一下生活中的你吧,有什么兴趣爱好吗?
7.GAME:最后和读者朋友说两句或者给些建议吧
余洋-日常练习
七站@Olabukoo-余洋
欢迎到七站投稿,让我们发现你,找到你!
投稿请前往网站 www.sevengames.cn
- END -
声明 文中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交流不作商业用途,侵删。欢迎读者转发,任何公号未经允许不得私自转载或抄袭。商务合作微信:Seven-game
—— 点击下方公众号名片,即刻关注我们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七点GAME”(ID:SEVEN-7GAME)。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