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是一个奇迹。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每个走进义乌商贸城的人都会震撼:
这里的确可以被称为:宇宙起源,世界尽头。
一整面墙的招财猫,守护义乌的财运
珍珠像大米,论斤称,论袋扛
义乌提供着世人所需要的一切商品。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义乌做不出来。
义乌流通着世界上最新最重要的全部信息。
美国大选、俄乌战争、世界杯输赢,义乌的出货速度都比现场反应更快。
两年前,纪录片《圣诞快乐,义乌》在西方掀起了一股“中国热”。
镜头对准了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之前,义乌的圣诞用品生意。
这让有着圣诞传统的西方观众震惊——
义乌生产的圣诞用品,占据全世界产量的80%。
美国人家中布置的圣诞树,每十棵就有九棵来自义乌。
与庞大的圣诞用品产量相比,
这些为全世界制作圣诞用品的工人们,却从来不过圣诞节。
这种强烈的反差,让人情不自禁想要探究:
义乌,到底是个什么地方?
魔幻义乌
极繁爱好者天堂,密恐患者的地狱
义乌够大,国际商贸城五座大楼,有20个鸟巢那么大。
常言道:一天行走8小时,一家店停留3分钟,如此这般需要一年零五个月才能走完。
义乌品类之全,更是不需赘述。
但义乌最大的特点,不只是大和全,更是将产品细分到极致的精。
能看出来吗,这是分装好的Merry Christmas
比如,当你想象义乌如何卖玩具娃娃,想的单单是顶天立地无数个娃娃组成的巨型仓库,那你的确不够了解义乌。
义乌卖娃娃,卖的无数样式的眼睛,欢笑的黑线的蓝眼睛的;
眼睛也是论袋卖的……救救象君!
卖的是专供娃娃的微缩建筑,公主风北欧风美式田园风日式侘寂风中国特色装修风……
各式装修风格也都一应俱全。
整个世界的需求就是这样,如同娃娃的躯干一般,被解构为义乌可以制造的零部件,最终重新出售,如法炮制为一个崭新的世界。
这样的义乌,实在是太魔幻了。
走入义乌商贸城,迎宾处是四株巨大的棕榈树,这是假的。
据说此热带树种移植到西伯利亚也可成活(废话!这是假树!)
再往前走,稍有不慎,脚底便是遥控车、爬行玩具,抬头也不安生,义乌盛产的无人机在室内横冲直撞。
这就是商品的世界,商品主权无限大。
义乌的魔幻,更体现在节庆用品上。
越盛大的节日,越浮华的装饰,越是有义乌的用武之地。
中式大红灯笼高高挂,看了让人担心在场群众视力是否安康。
爱心闪光烛台,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黑皮肤白皮肤黄皮肤的圣诞老人,一应俱全,满足时代风潮所有印记。
上百丛圣诞树不讲章法没有武德,随便排列,只为外国客商看货时一目了然。
连圣诞树的叶子,也有成百上千种。
没有人看完能不崩溃大叫:这到底是怎样一个随机组合的散装商品世界!
但义乌之所以被称为世界的尽头,单有远销世界各地的商品是不够的。
这里还有人,全世界在义乌有落脚之处。
在线上交易尚未开始流行时,各国钞票就把店主们的保险柜塞得满满当当。
而波黑是地图上版图极小的国家,是导演的祖国塞尔维亚的邻国,全世界都找不出几家波黑餐厅。
导演拍摄中
这里有埃及人开的雷锋果汁,也有叙利亚商人改良的叙利亚风味月饼。
这个小伙中文名叫雷锋,他的店铺是当地有名的网红店
图源:南方周末,摄影:黎瑾
更别说义乌还有着十多条国际铁路线,货运列车可直达英国伦敦。
当你身处义乌,很难不觉得自己正踏在新一代丝绸之路上,见证历史的发生。
义乌自然不是一夜发迹,但故事或许开始得比改革开放更早。
从前农闲时节,义乌人便会带着当地甘蔗产出的糖块走街串巷,去换可用作肥料的鸡鸭毛。
鸡毛换糖的商业本能,根植于义乌人的骨血之中。
鸡毛这个意象,也最能代表敢闯敢拼、敢于人先的义乌商人。
义乌的工厂
上世纪读报关心世界大事小情的义乌商人,商业嗅觉果然不是天生的~
鸡毛最贱,可养活了他们,正如小商品之廉;
鸡毛最轻,但有风就能飞上天,正如小商品之于义乌经济的托举。
抱着大捧圣诞帽的女工
《圣诞快乐,义乌》捕捉的义乌打工人日常,也像鸡毛那么轻飘飘的。
年轻的女孩戴着耳机,一边哼歌,一边在圣诞彩球上彩绘。
年轻的男孩分了手,下了工,在节目组的邀请下去了不常有闲钱去的卡拉OK唱歌。
唱起情歌,他的面色变得凝重起来。
下班时在唱歌
家里拥有一间工厂,却仍住在员工宿舍的一家三口吃饭闲聊,爸爸让女儿平日做工脸上带笑,看起来会精神。
女儿显然不满意这种训斥,先是反问上班不应该严肃点吗?
又揭起她曾因上班嘻嘻哈哈被爸爸教训的旧事。
让人相信,在这种机械重复的工作中,应该呈现什么样的表情,她仍有疑问。
养育了两个男孩的年轻夫妻,刚刚建好专做圣诞球的新工厂。
但妈妈决定此时退出工作回归家庭,一心为两个儿子做陪读,辅导学业。
妈妈在提问大儿子书本的内容
头发已经花白的奶奶,在工厂缺人的招募下前来应征做圣诞帽。
日复一日,钩住帽尖,将帽檐掏出来。
早在拍摄的2017年,义乌已经显露出不受年轻人偏爱的迹象。
不少在拍摄早期参与的年轻人,再去探访时已经辞职回家,或去往经济更发达的大城市做工。
材料成本连年上涨,订单大增也无力弥合的差价。
货运难,没有足够的集装箱,集装箱堆好了又找不到舱位,上了船船又开不了。一层叠一层,货运能涨出以往几倍价格。
这是义乌的三大难。
早在2020年,人类对疫病尚且无力招架的第一年,近乎停滞的国际贸易让一位圣诞用品店主曾反复做同一个梦。
整个圣诞月里,他梦见圣诞老人得新冠死了一遍又一遍。
而在市场回温的2021年,尽管西方世界庆祝圣诞的愿望业已复苏。
但疯涨的海运拥堵压力,让圣诞用品厂商的日子仍不好过。
2022年火热全球的世界杯,总算把义乌重新带回中国制造的舞台中央。
时间进入十二月,圣诞的氛围已经愈加浓厚。
不知今年的义乌战况如何?
这些从来与欢庆圣诞无关的圣诞用品工人们,又在哼着哪只歌儿呢?
文中图源:史里芬、《圣诞快乐,义乌》、南方周末、嬉游
- END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普象工业设计小站”(ID:iamdesig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