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UX×浙大】《游戏学导论》(第5课):产品案例比较-从产品形态差异到审美差异

【雷火UX×浙大】《游戏学导论》(第5课):产品案例比较-从产品形态差异到审美差异

5月23日晚,雷火UX用户体验中心的絮絮和闲闲,为浙江大学本科生课程《游戏学导论》做主题为“产品案例与比较-从产品形态差异到审美差异”的讲授。讲授分几部分进行:东西方游戏产品形态差异、产品案例比较,公众号为大家进行整理分享:

主要讲述东西方游戏产品的心态差异和审美差异,并从介绍这两种差异案例入手,解释形成差异的本质原因以及两种差异之间的关系。

1

东西方游戏产品形态差异

“提到中国游戏,大家会想到什么?”、“提到美国游戏,大家又会想到哪些游戏?”两位老师从这两个问题出发,鼓励同学们去思考列举。

在同学们列举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从这些例子中感受到了东西方游戏产品形态的差异;再由老师从专业的角度,结合东西方游戏市场的构成和异同,从家庭教育观念、游戏准入门槛、玩家消费理念和习惯等方面总结了产品形态差异的根本原因。

2

产品案例比较

审美的差异难以直接表述。课程以国内外经典游戏为例,展现了西方游戏追求真实的写实风格和东方游戏对气氛和意境的注重。

为了更好地展现东西方审美差异,两位老师解构审美差异,分成场景审美和角色审美两部分向同学们介绍。

在场景审美上,区别于西方游戏偏好的绝对写实,东方游戏的写实更偏向抽取风景事物的概念,用更加唯美的手法传递认知。如东方游戏中常见的月亮被赋予浪漫、相思等等含义。

在角色审美上,老师以《古墓丽影》系列最美女主评选为例子——东西方不同国家对最美女主的评选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展现了彼此之间审差异的客观存在。然后从东西人物绘画艺术引入,从人物的皮肤、发型和服饰介绍人物的审美,总结了东方审美下如何在游戏中提高美感。

3

小 结

课程通过会议软件,实现课件同步和及时反馈——老师通过会议软件图文并茂展示课程内容,同学们也实时提出疑问得到第一手解答。虽然是在线上上课,但课堂气氛和课程效果依然得到同学们的认可。

通过本次课程,同学们对东西方游戏的产品形态差异和审美差异有了更深的了解。游戏不仅是一种互联网产品,也是一种文化作品。知晓东西方游戏的差异也是在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也希望通过系列课程,同学们能树立对游戏行业的初步认知,并在将来文化出海道路上发挥自己的创意与想法。

雷火UX与浙大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游戏学导论》课程安排(本科生):


第1课(4月18日)宏观视野-以游戏为载体的中国文化出海的使命与挑战

第2课(4月25日)中外根基-中外游戏企业比较-从组织架构到研发流程

第3课(5月09日)用户分析-中外玩家社群差异比较

第4课(5月16日)研发案例解读-永劫无间

第5课(5月23日)产品案例与比较-从产品形态差异到审美差异

第6课(5月30日)游戏行业前沿趋势:GDC2022全球游戏开发者大会综述

第7课(6月06日)游戏形态的未来形式:去中心化到元宇宙

雷火UX与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首次合作,共同建设本科生课程《游戏学导论》。《游戏学导论》每周六课时,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顾晓燕老师主讲,内容包括游戏研究理论与方法、游戏简史、游戏叙事、游戏设计等多个方面。

雷火UX专家于每周一晚讲授二课时内容,旨在系统介绍中国文化如何出海,以让全球青年更好理解中国,并探讨中国制作的全球路径

推荐阅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网易雷火UX用户体验中心”(ID:LeihuoUX)。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