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UX体验设计】“禅意”的游戏体验击中玩家之心

【雷火UX体验设计】“禅意”的游戏体验击中玩家之心


《Unpacking》是由Witch Beam制作的一款具有治愈效果的禅意益智游戏,发行于2021年11月。游戏的主要内容围绕于一种大家都相当熟悉的经历——搬家,在打造舒适生活空间的同时,你将逐步了解行李主人的人生。游戏将方块拼图和家居装饰的元素融合在一起,没有计时器、没有计量条或者分数,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收纳、整理,将物品摆放在你认为对的地方。

游戏的开发商用“禅意”来形容他们的游戏,这是在描述一种“尽可能地不给玩家游戏设定限制”的游戏模式。这类游戏模式在别的游戏中也有出现过,比如《植物大战僵尸》中的“禅境花园”,它往往会根据游戏的类型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它们似乎都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响。

禅境花园

它的“自由、不设限”的特点似乎与主流游戏的概念相悖,这导致“禅意”游戏几乎都显得交互性很低、游戏机制也过于简单。你完全不需要教程也能通关整个《Unpacking》,在游戏里你能做的只有摆放那些从箱子里拿出来的物品,这对于一款游戏来说可以说是非常简单了。但就是这样一款非常“简单”的游戏却备受玩家喜爱,获得多个奖项的提名。它靠的仅仅是它所谓“自由、不设限、悠闲、不会失败”的特点吗?“禅意”游戏究竟是怎么把握住玩家内心的呢?

1
  “禅意”与审美经验  

我们先溯源来看什么是“禅意”,“禅”来源于我们中国人所熟知的佛教禅宗中的“禅。当这一词汇传入欧美国家后,这个单词甚至有些脱离了禅宗中的本来意思,凝聚了西方人对于神秘的东方智慧的向往与好奇,成为了其主观印象中的东方哲学乃至远东风格的代称。比如在一些游戏中提到的“禅”,往往只是借用了“禅意”之名,但实际上却并无“禅意”之实,仅仅流于表面。

“禅意”风格作为极具主观体验性的设计文化,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禅意”风格的哲学基础由儒释道三家共同构成,兼并包容了传统人文与哲学的智慧。例如道家学说中的“自然”、“逍遥”的思想,通过禅定去觉知自己内心本来就具有的纯真和圆满。它要求从青山绿水中体察禅味,从人自身的行住坐卧日常生活中体验禅悦,在流动无常的生命中体悟禅境,从而实现生命的超越,精神的自由。

如果我们把这种涅槃思想落于现实生活中,便会使人产生满足、愉快和兴奋,增添生活情趣。这种情感是遵从本性自发流露的,会使人从对自然、对宇宙万物的感性直观中获得一种特殊的愉悦体验,即审美经验,从而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意境。“禅意”游戏能够给玩家带去放松、沉浸的心灵体验。这样“虚灵宁静”的状态下,受众将外在世界与内心杂念全都摒弃,让思绪集中,回归本性,就如同一种能量,点燃人的内心情怀与潜在回忆,形成更具情感化的作品,自然呈现出受众的内心世界,禅意游戏便是通过它有别于其他游戏的审美经验吸引玩家的。接下来我们将讲述怎样从游戏中获得审美经验。

2
 游戏里的审美经验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曾经说过人的一生有五个最基本的需求,而这些需求就如同阶梯一样逐步升级,并伴随着人的一生。人的审美需求其实一直存在于人的潜意识之中,只是很少被人发现。而这样的审美需求,同样存在于电子游戏中。早期电子游戏吸引我们的主要是人类的原始冲动,而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游戏带给人的这种体验开始从生存、轻掠的原始冲动“进化”成了更细腻且微妙的移情与营养机制,电子游戏的设计逐渐开始重视游戏的审美体验。

想要设计出深层内涵且有艺术价值的游戏作品就必定离不开游戏机制。比如传统的艺术作品,一方面充分展现艺术家精心设计的“表象”,即感官层面的感受,另外一方面又含有更深层次的,需要人逐步挖掘的内涵,即“意蕴”。对于电子游戏作品而言,“意蕴”便是它的内在机制,是游戏内层的、深层次的、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体现了现代人对于审美、文化价值的追求,影响着游戏的玩法。在强调游戏的交互性时,展现游戏更深层次的审美体验,能使广大游戏玩家拥有更好的游戏体验。

早期任天堂8位和16位主机上的游戏都是动作类游戏,而这些游戏通过机制反应在玩家面前的操作性也就成为了这类游戏的主要游戏性。随着电子游戏的不断发展,游戏种类的丰富,不同的游戏类型融入了不同的游戏要素。比如RTS游戏更注重强调策略和微观管理的游戏性,而FPS游戏侧重于迷宫和任务以及战术协调等。不同的机制反应不同的游戏体验,但无论是怎样的游戏体验,他们的设计起点体现了人类文明和社会文化,表达了设计者的文化价值观、审美情趣等。因此游戏机制也可以说是游戏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

而审美经验是基于游戏的审美特征和人机交互产生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玩家在与游戏世界交互的过程中,玩家的各个心理要素如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与游戏发生微妙的交流。

MDA模型

美国学者勒布朗克等人在2004年提出电子游戏的“MDA模型”,指出在游戏设计中,往往是依靠游戏的内在机制(Mechanics)决定游戏的动态交互(Dynamics),进而向玩家传达出游戏的核心情感(Aesthetics)。他认为游戏的“乐趣”其实就是游戏的美学。玩家通过动态交互部分,感受到设计师希望通过机制带来的体验。这种交互不仅仅是玩家的操作,也包括了视听语言,包括玩家从游戏环境,游戏美术和游戏音乐中获得的体验。我们通过下面这个表格进行直观的说明。

电子游戏审美体验与游戏设计流程

从这个表格我们可以看到游戏的审美体验是分阶段进行的一个动态过程。玩家最开始接触交互层,即外部的效果(画面、音乐、特效等)。外部效果对于玩家来说是被动接受的,但游戏的操作性赋予玩家主动实践性,玩家在这一层获得感官上的体验。但更重要的是游戏的内核层,玩家会在这一层获得心理情感上的体验。而从心理上的“悦心悦情”升华到哲理上的“悦智悦神”则依赖游戏中的情感和文化价值,要依靠玩家对游戏机制的理解、判断和领悟。

在图形图像学不断发展的今天,电子游戏的画面从像素级发展到如今的次世代画质,以求不断提高游戏的沉浸感。然而,任何艺术形式都不是仅凭感官的表层感受而深入人心,更多的是依靠其中的文化内涵。要给玩家制造审美体验就是把复杂的游戏规则转化为体验过程,使玩家从情感认同上升到心灵深层的“领悟”。

3
当我们用“禅意”风格去设计游戏 

摒弃繁杂的核心机制选择

庄子认为“天人本是和一的,但人世间指定的道德规范、典章制度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进更变得与自然不相协调,只有‘绝圣弃智’人性才能解放,回归自然,进入虚静空明的‘坐忘’,进而提升为‘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早在17世纪,席勒就提出了著名的“游戏说”,其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说明“自由的游戏”具有无功利性的特点。禅派游戏摒弃繁杂的机制,没有体力槽、能力槽、物品栏等等的设定,从情感入手,强调其中的审美性、自由性,将游戏者带入“心流”状态。禅意游戏的创作往往出自于这种对人心净化的理念,建立一个能够毫无纷争地沉浸于“纯情感”交互的虚拟世界。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有别于其他追求刺激和成就感的游戏之外的另一篇新领域——心灵旅程。这种“旅程”使我们的身心完全沉浸于远离都市喧嚣的那份“恬静”和“禅意”的审美体验中。

那么除了摒弃繁杂之外它具体是怎么做的呢?我们在前面已经阐述过,要想获得怎样的审美体验,除了游戏本身具有的文化内涵之外,游戏机制是非常重要的。而禅意游戏对核心机制的设计非常与众不同。

核心机制设计原理

在这个核心设计模型中,处于中间的是核心机制,向外依次是次级机制、进展、故事或“英雄神话”。核心机制就是玩家需要频繁使用该元素与游戏尽享交互的一种行为模式,它与另外三层一起作用于玩家的大脑,进而传达给玩家一种特定的体验。我们以经典禅意游戏《Flower》为例来分析禅意游戏的核心机制设计。

《Flower》核心机制设计

我们可以看出,“飞行”作为游戏的核心机制具有自由和浪漫色彩,次级机制的行为模式与自然世界有着内在的交互与联系。玩家扮演无形的风带动花瓣复苏花朵,这令游戏者会把自己想象成是游戏中唤醒自然生命的力量,体现出自然“共生”的内涵。“飞行”作为核心机制在带给玩家自由感的同时,还让玩家觉得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使玩家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当玩家的情感与自然情感融为一体时,玩家意识到复活自然就是人在这个游戏世界里的使命。这就是禅意游戏将玩家带入“心流”的方式——通过它特有的核心机制。

《Flower》

我们再来看《Unpacking》,尽管它的思想内涵可能没有如此境界,但你依旧能感受到它禅意的核心机制在整个游戏中起到的作用。对多数人来说搬家可能是非常头疼的一件事,但在游戏里,开发者却把他做成了一款休闲解压的游戏。搬家可以有很多种内涵,可以是对期望目标的追寻,也可以是对一段过去的逃避,不管是哪种,他们都意味着你将面临你人生的一个新阶段。

《Unpacking》核心机制设计

游戏在核心机制的设计上选择性地舍弃了“packing”的环节而只表现“unpacking”的部分。“packing”意味着断舍离以及为下一个阶段准备,而“unpacking”则意味着内省,我们在打开密封的箱子取出物品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解压我们的内心,我们在审视物品,考虑摆放的时候其实是在审视自己、审视过去、以及计划未来。游戏以“开箱、摆放”的核心机制对应“解压、内省”心理的过程将玩家慢慢带入了“心流”状态,玩家的情感逐渐与游戏主角的情感融为一体。沉浸于游戏体验的同时,也让玩家通过内省从而将一些情感体验内化成为自身的成长。禅意游戏通过具有创意的核心机制设计给玩家带来了新鲜的情感体验,这样的机制本身就充满了人文主义,满足游戏者的情感诉求,使玩家能够一直处于“心流”的状态。

待“解压”的物品

关卡中隐喻性的叙事设计和情感营造

“禅意”风格强调“意象”,可以理解为我国艺术审美的原生概念,充分融合了理性与感性的双重层面的认识方式。在电子游戏的设计中引入“禅意”风格,充分运用其中具有“暗示”作用的美学符号,玩家从中也能得到更加具有情感化的深层次审美体验,激发每个玩家的专属情感,使游戏中融入更多的深层次内涵。

在《unpacking》中,游戏通过隐喻性机制的设计进行叙事。比如游戏在第三阶段时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房间里的某些物品是不能移动的,这就迫使玩家必须与他人协商自己的物品,填满空的地方。你会意识到此时的主角正在与他人合租,很容易就能带你联想到你年轻时在共享空间的生活。而第四个阶段,你可以在关卡开始时移动房间里已经有的物品,这代表着对恋爱关系的妥协。还有一些特定物品必须遵循的特定摆放规律,这些没有表露在明面上的游戏机制包含着每个阶段的“意蕴”,象征着主角的成长阶段和人生轨迹。局部隐喻强化了游戏整体的情感强度,使游戏具有更深的思想深度和诗意内涵。

因为同居,最骄傲的奖状无处安放,最后只能藏在床底

如果说这些隐性的机制带有很强的情感映射,从微观上刻画了人物自身还有玩家与人物的情感互动。那么关卡的设计则从宏观上将玩家带入一个情感起伏的历程。玩家在游戏里通过7次搬家体验7次人生轨迹的变化,同时在关卡里感受到各个人生阶段的体验。每个关卡里同一件物品的不同细节、不同摆放的机制完美暗示了不同阶段的变化,进而推动情感的发展,对每次从不同细节中体现出来的主角的心境产生认同并共鸣,完成一次人生之旅。

同一件物品也在游戏里随着不同的关卡经历着不同的变化

4
  结  语   

电子游戏带给玩家的体验随着科技的发展变得更加多元化,它不再局限于最初如生存或者渴望胜利那种相对原始的冲动,它正慢慢地朝着更高级、也更细腻的情感需求进化。人们希望在喧嚣嘈杂的生活中可以营造一块心灵的净土,可以释放更多情感,解放心灵。

传统游戏往往通过精彩的剧情设定,或是充满成就感刺激感的操作机制来吸引玩家,给玩家带来情感起伏。而在禅意游戏里几乎没有具体剧情与胜负,游戏靠着通过机制营造出来的互动体验感动玩家。设计者将自身的人生经历和价值观融入游戏机制里,从微观上促使玩家与游戏世界的情感交互,这就是禅意游戏带给玩家的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 潘秀瑛. 电子游戏的审美体验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5.
[2] 贾艳丽. 禅与设计之道—浅谈禅意风格及其对现代设计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2.
[3] 杨晓桐. 禅意设计风格在电子游戏设计中的应用及审美体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4] https://www.jianshu.com/p/c3a36c180276





 推荐阅读 







体验设计

 为不同语种下玩家的键盘操作体验而设计

 UI控件+体验:如何从落地出发拆解微动效

 游戏载具的体验设计如何助你成为老司机?

 玩家的第三只眼睛——游戏中的“相机”与UI

 以像素风游戏为例,分析戏剧性画面的营造

用户研究

 那些“买断制乙女游戏”玩家到底喜欢什么?

 网络亲密关系与游戏中的消费

 电子游戏中的妈妈去哪儿了?

 只是简单的消除,为什么也能让人上头?

 疫情期间,如何顺利进行外国玩家测试?——我们的经验和建议

全球本地化

 从市场到开发,探秘阿拉伯语游戏

 泰国游戏市场分析及游戏本地化流程

 你未必知道游戏出海做本地化还有那么多讲究

 游戏本地化:用“有限制”的翻译释放游戏的无限想象力

 不只是翻译这么简单!浅析游戏的本地化策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网易雷火UX用户体验中心”(ID:LeihuoUX)。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